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国内资讯 > 本地资讯>正文

北京海淀支10口大锅熬立夏粥 用去杂粮3500斤(图)

时间:2015-05-07 10:13:47    来源:北京青年报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点击进入下一页

  本报讯(记者 李天际) 熊熊的柴火烧起来,直径1米以上的大锅内,花生、红枣及各种杂粮不停地翻滚,村民们拿着锅和饭盆等在旁边。昨日是“立夏”节气,海淀区苏家坨镇西小营村支起10口大柴锅熬粥,周边村民一早就赶来喝立夏粥。

  柴火烧得噼啪作响,偶有烟尘飘起,火苗除了把大锅内的各种杂粮熬得不停翻滚外,把周围人群的脸也烤得通红。“真稠糊,比自家熬得好喝。”上午10点,第一锅立夏粥熟了,村民拿着大桶争先恐后地盛粥,忍不住尝上一口,连声称赞。

  西小营村一位熬粥的村民说,他们从清晨4点就开始点火熬粥了,要一直熬到下午,光熬粥要用的杂粮就有3500来斤,大部分是到村民家攒的,部分是村委会买来的。每年这个时候还要给孩子们发装着杂粮的小香囊,寓意当年不再生病。

  史料记载,苏家坨镇熬立夏粥的风俗兴起于明末清初。每年“立夏”,各村最有威望的人拿着笸箩或者盆子到各家各户去攒米,然后村民就地挖灶坑,安上大铁锅,将红小豆、绿豆、枣、栗子、葡萄干等十几种杂粮放在一起拌匀,用清水淘净后放在大柴锅里,引柴点火熬煮。经过个把小时慢火熬煮,米的香味和枣的甜味四溢,这时,周边村庄的男女老少就拿着锅碗来自取,一同喝粥。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稿件、图片均有可靠的来源,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并不代表新讯网观点,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本站自动屏蔽违反《广告法》词语。

请选择您浏览此资讯时的心情

相关资讯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主办单位:北京时代互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单位:西部数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