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赵语涵)大桥因地势、多年车辆通行等综合因素向西滑移,为不影响交通,市交通委路政局顺义公路分局在全市首创桥体推移修复的同时仍不耽误桥上车辆通行。记者日前从顺义公路分局获悉,经过去年年底的抢修,顺平路潮白河大桥西引桥滑移病害治理工程主体工程目前已基本完工。
顺平路潮白河大桥位于顺义区,跨越潮白河,桥梁全长640.22米,既是顺义的,性建筑,也是顺义的交通要道。去年,顺义公路分局在进行日常检查时发现大桥西引桥伸缩缝异常、梁体整体向西滑移,桥台处伸缩缝间距变小,梁端与背墙顶死。“伸缩缝是给桥梁根据气候热胀冷缩留出的缝隙,桥体滑移后,伸缩缝变小,到了夏季,桥梁顶死背墙,会危及整个大桥的通行安全。”顺义公路分局桥梁工程师周秋立解释说。
发现问题后,顺义公路分局立即请专业的检测单位对西引桥进行了动静载试验,经过现场考查和专家论证,最终决定桥梁主体未发生结构性病害,在不影响市民正常出行,不中断交通、不破坏桥梁的前提下对西引桥整体纵向顶推复位、横向纠偏,更换支座,加装限位装置,防止主梁再次发生较大位移,从而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市民安全通行。
“过去,潮白河大桥曾有过中断交通修复,导致了一定程度的交通拥堵。考虑到它在交通通行上的重要性,这次我们在全市首创不中断交通的情况下,进行桥梁的顶推复位。”周秋立介绍。一边推移桥体,一边桥上还要通车,如何保障安全?周秋立告诉记者,经过反复测算,大桥西引桥约重7200吨、桥上车辆最多情况约重3500吨,施工团队先是采用160台200吨超薄大吨位千斤顶,顶起这个总重万余吨的庞然大物,而后,运用160台50吨千斤顶对桥梁进行顶推和纠偏。为了让这么多台千斤顶步调一致,施工采取了大型桥梁检测车配合,进的美国进口恩派克计算机同步顶升、顶推系统。施工监测方对施工全过程进行监控,做好保驾护航工作。去年12月18日纵向顶推复位顺利完成,12月24日横向纠偏到位,12月31日西引桥主体工程完工,消除桥梁安全隐患。目前,局部的修复收尾工作仍在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