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名木匠比手艺,每个步骤都按照古建传统做法进行。
“嘀”的一声令下,40岁的康永革拿起刨子,开始麻利地刮起木料,空气中只剩下刺啦刺啦的操作声。今天上午,故宫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木作工匠选拔暨北京房地集团首届古建木作工匠技能大赛在幽静的古建工作室举行,43名木作工人现场展“手艺”。这是故宫博物院为养心殿修缮工程招揽贤才,优胜者未来有可能参与到养心殿的修缮中。
43名工人现场做芯屉
木作师傅康永革上午要展示的,是“棂条芯屉制作安装”,每位参赛人员需要在规定的两个半小时内,按照预先提供的图纸,制作拼装出一个芯屉。凿子、小锯、斧子、勒子、方尺、刨子……康永革仔细地将每件工具摆在手边,观察了一会儿图纸后,他拿起刨子,开始小心地刨料,以把一块块木料“修整”到合适的尺寸。接下来,他还得画线、榫卯制作、棂条制作、攒活、净活……每个步骤都得按照古建传统做法进行。
“一个合格的木匠,既得能做大木作,也得能做小木作的活儿,也就是门窗类。这小伙子的功力不错,一看就是有实践经验的。”裁判长李永革在旁看了两分钟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李永革在故宫做了半辈子的古建修缮,而他今天的工作是要在两个半小时的现场展示中考查43个木作工人的基本功和熟练程度,从中挑选出未来能参与到故宫养心殿修缮工作中的能工巧匠。
“大家伙儿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最高兴的是,我在里面看到了不少三四十岁的面孔,比我想象中的年龄结构要轻,我觉得这行当还是后继有人的,绝不了。”
养心殿修缮开启匠人选拔
“当前古建专业工匠匮乏,特别是一线操作人员人手不足,技术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基于培养人才和技艺传承的需要,2016年故宫启动了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人才选拔环节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今年就算正式启动了。”故宫博物院修缮技艺部主任付卫东告诉记者,故宫想借助此项目,在全国率先尝试开辟文化遗产保护的新途径,建立工匠招募、考核与培训机制,建立官式古建筑修复材料供应基地,制定材料性能标准,为挽救濒临消亡的古建筑营造工艺、装修工艺以及文物修复工艺做出贡献。
付卫东谈道,截至目前,已经启动了瓦作工匠和木作工匠的两轮选拔,接下来还将继续举办油漆工、彩画工等其他四作工匠的选拔,比赛中胜出的优秀者可进入第二环节即故宫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的基础培训,预计到明年上半年就可完成所有的选拔和基础培训工作。待养心殿项目的修缮方案批复下来后,再优中选优,选出一批人进行针对养心殿项目的内容培训,最终留下的工匠将参与到养心殿的修复中。“为什么走那么多程序?就是为了把行业中的佼佼者选出来用到研究性保护项目中。”
2020年故宫预计完成百年大修
从2002年开始至今,故宫开启了百年大修工程,一座座宫殿陆续得到修缮。到2020年,包括养心殿在内的整座皇宫将重焕光彩。
“收官阶段,我们要做精品项目。”付卫东告诉记者,除了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外,故宫还设立了其他三个研究性修缮保护项目,分别是城墙修缮研究性保护项目、乾隆花园研究性保护项目、大高玄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四个项目都是集大成的作品。“通过这些项目的积累,把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 本报记者 赵莹莹 J201
本报记者 甘南摄 J216
新闻延伸
养心殿坐落在紫禁城后部乾清宫西侧,始建于明嘉靖十六年,是清朝最高权力中心所在地。这处清代帝王使用时间最长的勤政燕寝之所里,很多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就在这里上演:乾隆皇帝在三希堂赏宝;慈禧太后在暖阁垂帘听政……如今,殿内依然保持着晚清时状态。养心殿内现存各类室内外陈设1890件,包括雍正御笔的“中正仁和”匾等木器、铜器和玉器。
据了解,2020年,养心殿将再次开放,参观面积也将从曾经的30%扩大到90%,御膳房等从未开放的“禁地”都将揭开面纱。届时,故宫整体开放面积也将扩大到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