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 华人华侨>正文

宜信坚持公益事业的第十年 不忘初心

时间:2019-10-09 10:40:11    来源:投资中国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不问花开几许,只问初心依旧。2019年,是宜信坚持公益事业的第十年,也是宜农万里行公益行走的第十年。用生命影响生命,让城市爱心人士通过宜农贷平台提供资金给坚强、有梦想的农村女性;通过跟当地合作社达成合作,将城市资源传递给乡村地区,为那些原本应充满生命力的土地注入新的动力。十年来,有十七万多名出借人的爱心汇聚,累计出借金额达3.3亿人民币,直接受益农户超过27,000位。他们跟随着万里行丈量着世界,他们将公益融入生活,身体力行的传播给家人、朋友,乐此不疲。

  贵州丹寨的美,在8天的行程中缓缓展开,渐渐丰满。如果说生活好像美酒,沉淀而成的浓郁最是醉人心脾,我们的丹寨之旅就是浸润在千年陈酿之中。崇山峻岭深处的那些丹寨人勤劳而又智慧,他们世世代代传承着中国的传统文化,执着的守护着中华民族内在的血脉和灵魂,自给自足,生生不息。

  我们从五湖四海以及大洋彼岸人称“小哈佛”的美国,文理学院-美国南方大学来,这场由宜信财富发起的“中美青少年公益实践”,带领着中美两国的学生们,探访非物质文化遗产蜡染和造纸、走访村落苗寨开展学习调研,流连于绝色山水之间;我们Play Hard, Study Hard, 经历着中西思维摩擦与碰撞,一起完成有关丹寨农村发展、非遗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播、金融扶贫、产业扶贫的调研报告。我们一路欢笑一路歌,有感悟有收获,在旅程中寻找着关于扶贫、公益和人生的答案。

  村寨与山野,扶贫与造血

  有的同学说,原本以为自己是来做实践的,结果却发现身处一项意义深远的扶贫事业之中,成为丹寨脱贫智囊团中的一员。几天来,每到一处山寨村落,为了完成调研任务,顾不上纵情山水,只希望多走访几家农户。美丽的梯田,热闹的万达小镇,一望无际的蓝莓基地,在我们眼里却是产业数据,发展状况,致贫原因。晚上回到酒店,大家就将收集来的数据做分析整理,挑灯夜战的完善课题研究报告。

  贫困,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反贫困是人类共同的任务。真正的扶贫,不是送钱送物,而是让贫困地区实现造血功能,靠自身成长起来,这才是无数爱心人士来到这里的真正意义。不是简单的资金投入,或者仅仅为让某个人脱贫,而是需要根据贫困地区自然资源等实际情况,找到贫困的深层次、结构性原因,构建符合当地产业资源环境的高效种养模式和生产标准,系统的从资金扶持、脱贫路径、能力建设、发展机会等领域提供综合的解决方案,用我们的知识助力乡村的脱贫致富。

  努力与付出终于换来收获。行程的,,,分别调研非遗、产业、旅游的三个小组,在朵往颂合作社社长及专业指导老师、领队老师们的见证下,以精美小视频、情景剧及PPT讲解等多种形式,活泼的,全面的展示了他们对丹寨如何才能脱贫致富的深刻思考。负责研究非遗的小组,,的吸收了指导教师关于结构思考力的指导,报告结构以非遗定义-保护非遗的原因-三个非遗项目(古法造纸、卡拉鸟笼、蜡染)-扶贫解决方案,这样从宏观到微观、总分总的顺序展开。每个非遗项目的研究都覆盖其价格、成本,分析在传播和传承方面存在的问题,他们的解决方案并非口号式,而是基于真实的调研走访,提出了研发更适合现代人审美产品、手艺人技能培训、发展当地学会合作助力扶贫、帮助村民观念转变等具有实操意义的和根本性的解决方案。

  产业和旅游小组,也有着精彩的表现。旅游组以小视频的形式,真实的记录和呈现了从事旅游业的村民的生活状态以及当地旅游业发展状况,节奏和层次分明;产业组精心排演了一段情景剧,讲述县书记走访卡拉村、排莫村、石桥村了解村民生活状况的故事,把研究成果巧妙融合,分析三个村落在劳动力、种植与养殖、资金、产品设计及交通方面的困境,提出了手工艺品现代化、发展新生产业、通过贷款发展生产等符合当地实际的建议。展示结束后,我们还收获了导师们的精彩点评,让我们在调研方法、数据收集、展现形式方面继续提高,还有朵往颂合作社社长的鼓励与感谢,期盼着明年的再次相聚。

  公益是聚沙成塔的用心与坚持

  苗族蜡染以贵州丹寨苗族,代表性,又以排莫村最佳,被称为“天下第一染”,作品曾两次在,展出并被收藏;石桥村,,非物质“古法造纸”传承地,完整的保留着《汉代造纸流程图》所记载的树皮造纸的千年民间工艺。可是这两个承载着中华民族荣耀的地方却非常贫困,尽管有着朵往颂合作社、以及背后宜农贷的长期帮扶,但是交通不便,销售渠道匮乏,教育水平低等问题依然突出。

  比起化学染,古法蜡染的制作过程很慢。得到染料很慢,画蜡脱蜡很慢,成衣缝制很慢,缀上绣花很慢,一件成衣或画布有时需月余才能完成,却是,,浑然天成。古法造纸也同样非常复杂,但是纸张可以保存长达1500年而不腐烂,彩色纸张即使经历暴晒也不会褪色。这里的老艺人们一代一代,尽他们所能,通过电视、报纸、公众号等各种途径广泛传播,让更多的人参与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中来。非遗的传承,要很坚持,不将就,不妥协,才能在漫长岁月里原汁原味传承至今。

  这样的用心与坚持,让怀着做公益的初衷,跋山涉水而来的我们感触颇深。贫困生活的改善无法一蹴而就,公益要持续的参与,还要带动身边人,让更多爱心人士加入进来,聚沙成塔。这片珍贵的、承载厚重的土地,沉淀着十年来宜农贷的坚持与守望,持续的引领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投入到公益事业中来;以及在宜农贷支持下成立的朵往颂合作社多年的孜孜不倦,和爱心人士的牵挂与期待。我们的持续公益,从这一次旅程开始。

  在染娘老师的指导下,大家凝神静气,努力的掌控着手里的小蜡刀,沾上液体蜡,绘画题材也是五花八门,有传统的龙飞凤舞、山水意象,还有脑洞大开的卡通人物、英文单词、表情包...画好后浸在蓝色的母水里上色,再晾晒成一排,在绿水青山中煞是好看。其中最为亮眼精致的作品,居然来自一位美国学生,复杂而精致的中国传统纹样栩栩如生,聊起蜡染更是侃侃而谈,这份纯粹的热爱,让艺术文化的传播没有边界。

  这也是一个关于选择的故事

  时间是公平的,不论城市还是乡村,每个人拥有同样的时间,面对的选择却是千差万别。非遗的传承,其实也是一个关于选择的故事。陶渊明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很多时候,人之所向,便是人生方向。

  相对于城市而言,生活在农村里的孩子,接受教育的机会更少,就业机会更少,所能拥有的选择机会也更少。而我们生活在繁华城市里,早已习惯了快节奏生活,形形色色的选择,心中有太多的欲望与浮躁,对物质的追求没有穷尽。生活在丹寨村落里的古法造纸传承人们,却能够在千年的长河中,选择守住平淡,世代传承,执着的以一颗尊重文化的心,担任着民族瑰宝的守护者,坚守着人之所向。

  珍惜我们拥有的选择,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坚守人之所向,才能终成大器。

  古纸如此,人亦然。

  我们的行程终于接近尾声

  好想就这样迷失在丹寨。

  在出行之前,每个人都写下了一张许愿卡,给8天后的自己。今天再次翻看,同学们说,那些许下的愿望不仅全都实现了,而且远远超出了预期。我们看到了丹寨的美,独特的自然景观别具一格,山间的不老泉在阳光下晶亮剔透,一路走来,美不胜收;大家一起学习,一起欢笑,建立了深刻的友谊,也获得了成长。还记得第一次访问老乡的时候的害羞与胆怯,到后面所到一处,却可以到处寻访交流,不害怕拒绝;从一开始,访谈的时候只会站在一边看,到后来会帮助村民剥玉米,跟村里的小孩玩耍,完全的融入进他们的生活之中,我们变得越来越勇敢、有担当。关于调研,关于公益,关于扶贫,关于选择,这些学校做不到,家长做不了的事情,都在这个美丽的地方得到了,的诠释。

  曾经在《舌尖上的中国》看到丹寨沟壑纵横的梯田,五彩糯米以及丰腴的稻田鱼,涎着口水,心里都是对美食和美景的神往,如今亲身经历,才发现她是这样的千百年来一直背负着历史的责任和这里人们的希望,坚定而又困顿的踽踽而行。我们的公益行动,是一朵小小的浪花,但许许多多的小浪花的汇聚,可以让这一片山川生命繁荣,中国瑰丽的非遗宝藏永续相传。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稿件、图片均有可靠的来源,目的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 并不代表新讯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本站自动屏蔽违反《广告法》词语。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