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 国际观察>正文

最新消息!首款“中国梦金镶玉传世国表”即将问世

时间:2019-09-27 12:01:53    来源:中国第一时间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2019年10月1祖国七十华诞,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永恒怀念为争取民族独立、民族复兴、民族发展,用时间铭记祖国七十年的辉煌历程,,采用和田国玉打造“中国梦-金镶玉传世国表,由中国北极星钟表文化博物馆监制出品。

  手表设计寓意:

  是一个阿拉伯数字8,长约2cm宽约1cm,在中国数字8代表着吉祥富贵发财之意,细看还像个葫芦,谐音“福禄”,8的上半部分图案是天安门图案,铭记伟大,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下半部分图案是70字样,万里长城还有和平鸽,庆祝祖国成立七十华诞,如长城一样代表着中华民族伟大的力量,和平鸽是和平、友谊、团结、圣洁的象征,表盘的12个点位采用南非天然钻石,三点旁是日期的位置,表的旋钮处镶嵌珍贵蓝宝石一颗。

  表的背面:

  透视玻璃镂空设计,透视玻璃上刻有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字样,以及中国地图,地图下方刻有“一点都不能少”六个字,愿景祖国统一,也势必统一。背面还有一圈和田白玉,高端奢华,玉佑人,人养玉。最外延刻有表的编号,一表一号,,。

  内容寓意:

  表带:进口,小牛皮,316L精钢黄金电镀,上等和田白玉

  表镜:世界,蓝宝石耐磨镜面

  表盘:和田白玉,天然钻石,立体浮雕五角星,天安门,长城,和平鸽及70周年纪念字样

  表背:透视玻璃印有中国地图和“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字样

  把头:镶嵌蓝宝石1颗

  镀金:表壳、表链真空电镀0.5MM厚度的真金(含金量99.9%)

  功能:3ATM防水、防磁、防震;自动上弦

  腕表直径:男款43MM

  表盘的正面:

  是一个阿拉伯数字8,长约2cm宽约1cm,在中国数字8代表着吉祥富贵发财之意,细看还像个葫芦,谐音“福禄”,8的上半部分图案是天安门图案,铭记伟大,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下半部分图案是70字样,万里长城还有和平鸽,庆祝祖国成立七十华诞,如长城一样代表着中华民族伟大的力量,和平鸽是和平、友谊、团结、圣洁的象征,表盘的12个点位采用南非天然钻石,三点旁是日期的位置,表的旋钮处镶嵌珍贵蓝宝石一颗。

  表的背面:

  透视玻璃镂空设计,透视玻璃上刻有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字样,以及中国地图,地图下方刻有“一点都不能少”六个字,愿景祖国统一,也势必统一。背面还有一圈和田白玉,高端奢华,玉佑人,人养玉。最外延刻有表的编号,一表一号,,。

  系列表款

  【三王合体】“金、钻、白玉”珍宝打造“传世之宝”

  《中国梦.金镶玉传世国表》集“三王”一体;,保值增值的金属,黄金,宝石,钻石,玉中,和田白玉,如此万里挑一的珍宝,本身就是货币、财富,与名贵金镶玉表结合,价值更是不可估量!采用瑞士原装进口机械机芯,蓝宝石镜面,走时精准,各项指标全部达到国标ROHS标准。

  中国北极星钟表文化博物馆馆长与中国钟表大师李晨光参与设计指导

  《天生绝配》玉佑人、人养玉,“金镶玉”与手表乃天生的“绝配”

  据现代科学测定,玉石中含有多种能被人所吸收的微量元素,佩戴它既能祛病消灾,又能美化生活。中国民俗专家欧阳和教授指出:玉佑人,人养玉,常佩四时宜!将它使用在与人身体接触的手表上,乃天生“绝配”。必将引领未来手表发展新潮流。因为,金玉不仅是“富贵、平安、美德”的象征,更有无限的财富价值。从这个角度分析,《中国梦.金镶玉传世国表》并不仅仅是一套奢华的藏品,更是一件传世的宝物。足以在佩戴的过程中,就实现了其他任何表都不可能有的无形价值,这种价值无法用,衡量。

  金镶玉寓意

  寓意一、金镶玉自古以来便有金玉满堂、金玉良缘的寓意,作为财富和权利的象征,数百年前便由皇帝把持,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奖牌,采用的就是金镶玉的样式。金镶玉制成的金镶玉吊坠有尊贵吉祥之意,独具中国特色。

  寓意二、金镶玉吊坠既能消病祛灾,又能美化生活和展现个性,是时尚、馈赠亲友之佳品、具有较高的艺术珍藏价值,历代为官宦、商贾和文人墨客所宠爱和收藏。金镶玉吊坠一般由玉石翡翠镶嵌制作,其历经岁月长河的冲刷,更显出恒久的光辉和瑰丽。所蕴含浓厚的文化内涵、内敛的东方艺术魅力,是名媛尊贵、谦谦君子的,,也是权贵者彰显身份的象征。

  寓意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金和玉象征,与纯洁,一如诗仙李白所赞“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所以金镶玉寓意“金玉良缘”,堪称尊贵吉祥与超凡脱俗的,结合。“有眼不识金镶玉”是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句俗语,人们常用其来比喻见识浅陋、缺乏识别事物的能力。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稿件、图片均有可靠的来源,目的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 并不代表新讯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本站自动屏蔽违反《广告法》词语。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