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吃“营养午餐” 父母打工不分心
“同学们,还是像往常一样排好队!”昨(27)日中午,营山县城北实验学校学生食堂。 正值午餐时分,2000余中小学生, 在值班副校长王俊的指挥下,排队从值班老师手中领取餐票。
“胡萝卜肉丝,2.50元;炒豆芽,1.50元; 炝炒白菜,1.50元; 米饭0.50元。”食堂购饭窗口旁,一张小黑板上,写着当天的菜谱。几名身穿白色工作装的食堂人员,忙不迭地为学生打着饭菜,一拨又一拨的孩子,接过饭菜后,坐在食堂或就在食堂外的操坝上就餐。
“实行营养改善计划以来,我校2000多名学生享受到这一政策。”王俊介绍,每人每天3元的补助,能让孩子们吃饱。
贫困学生每天都能吃上肉
地处营山县城郊的城北实验学校,集幼儿、 小学、 初中教育为一体, 全校2100多名学生中,99%的来自农村,其中贫困生占到50%,留守学生占到80%。
“每生每天3元的补助,虽然不起眼,但对这些农村娃来说, 特别是贫困家庭学生,真是雪中送炭。”副校长罗中园说,营养改善计划在学校实施两年, 在贫困学生身上的效果特别明显: 过去一些孩子,一周难得吃上一顿肉,大多时间以素菜为主, 如今每天中午都能吃上肉,5毛钱的米饭管吃饱。
刘成勇是该校初二学生, 家住城南镇乡下的他因家庭贫困,读小学起,在校搭伙大多以素食为主。“一份素菜如果不够,就多喝点菜汤。”刘成勇说,“进入初中学习后, 我每天中午享受一顿免费的午餐,还可以吃上肉。”
“享受营养改善计划政策,每周我可以获得15元的补助,一学期下来、一学年下来这个账值得一算。” 初一学生李姣说,她奶奶得知营养改善计划后,高兴得合不拢嘴。
记者在该校食堂看到, 餐厅里靠墙边,放着一尘不染的餐具柜,共计51个格子的柜门上,分别贴有年级、班级的编号。“同学们按编号放置自己的餐具, 以免乱放拿错。”食堂管理人员介绍,这些餐具柜都是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后新添置的。
“营养午餐”为父母分忧解难
女生杨淼的父亲在外地务工, 母亲为陪伴她读书, 特意从法堂乡下进城租了间房子。“学校离家虽然仅几百米远,但天天中午回家吃饭后, 还没有休息伸展又得往学校走。”她说,营养改善计划在同学们眼中,就是“营养午餐”。
“每天中午在学校免费吃午餐,饭后直接到教室,要么休息,要么做作业,时间显得格外充足。”杨淼直言,同学们拍手称快“营养午餐”。
“过去妈妈每天中午都要忙着赶回来给我煮饭, 对自己那份打工工作多少有些影响。”初一女生李一鑫说,她家住朗池镇红光村,父母都在县城打工,工作本来就忙,还要惦记着自己的午餐。如今这一切都改变了。
2000多学生因为营养改善计划,改中午回家吃饭为学校食堂吃饭,对学校来说,无疑增加了不少新的课题:食品采购、学生就餐秩序、午休期间管理、现有老师值班的排班等,让学校的工作量大增。
王俊说,面对新情况,学校推出老师值班制:每天中午安排两名老师值班,负责学生就餐秩序; 每个班安排一名跟班老师,与同学们同吃同休息,负责安全;错峰放学,11点50分开始分年级放学午餐,避免就餐出现高峰。此办法推行后,每天中午12点30分全校学生就能结束午餐。两年来学校没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新闻链接:28万农村学生享受“营养餐”
“目前,全市共有28万农村学生享受‘营养餐’。”昨(27)日,市教育局计财科负责人徐贤贵告诉记者。
据悉,截至目前,我市嘉陵、阆中、南部、营山、蓬安、仪陇被纳入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改善计划涉及学校1034所,学生281852人,每年涉及的资金达8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