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商业资讯>正文

丧文化如何成为反脆弱的良药?

时间:2017-08-22 17:22:26    来源: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两年前受年轻人热捧的“小确幸”如今已鲜少被提及,转而被“小确丧”替代。“废柴”“loser(失败者)”“穷到吃土”“蓝瘦,香菇”“忧伤到颓废”,这些充满自嘲与颓废的词语成了年轻人表达自我的新标签。相对温暖美好的励志鸡汤,犀利尖锐的“丧文化”成了一种流行。

  这个八月,一个标签为“人生不能只有这样”的话题进入了微博话题榜第十名,与其他和明星、电影、综艺相关的热门话题不同,这个引发了近20万条讨论和2700余万阅读的热门话题正是结合了“丧文化”。

  “生活会让你苦上一阵子,等你适应以后,再让你苦上一辈子”“挣钱是一种能力,花钱是一种技术,你能力有限,技术却很高”“对于现在的高房价,你也不用太过担心,反正跌了你也一样买不起”……九张海报文案,句句戳中年轻人的“痛点”,然而九张海报在晒“丧”过后又出现了转折——海报中心位置一句“人生不能只有这样”异常醒目。


  当下,对于“丧文化”存在两种对立看法,一种认为过度的沉迷“丧文化”会让年轻人变得颓废消极,缺少积极向上的心态;另一种则认为,短暂的晒“丧”是发泄现实压力的一种方式,是年轻人的自我疏导,换回的是更加轻松的状态。

  虽然对于丧文化褒贬不一,但在营销圈中,有争议的话题本身就自带流量,一些新兴品牌已经开启了一轮“丧文化”营销:从标榜“每天一点负能量”的咖啡,到“哭着做茶”的丧茶,再到爱无能小酒馆、没希望酸奶……

  “丧文化”流行其实反映了当下中国年轻人的心态转变。与老一辈中国人“好面子”的集体心理相比,年轻一代开始愿意展现自己无力、脆弱的一面,愿意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对于“丧文化”,我们更应关注“丧”过之后的结果,自我情绪表达后的关键是“思变”。一个负责任的品牌,不能只为了“蹭热点”而一味的渲染负面感受而“娱乐至死”。本月初登上话题榜的九张海报就不偏不倚,将“思变”放在了更醒目的位置,给“丧文化”营销提供了新思路。海报的每一句话都很丧,但是一起看,却看到了正能量。

  从传播效果来看,九张海报很快得到了粉丝的正向回应,笔者在连续多日观察后发现,评论里积极的声音逐渐增多成为了“主旋律”,“困难只是暂时的”“吐槽过后会更加认真生活”……本轮“丧文化”营销,在受众与品牌间的确形成了新的“化学反应”。

  据了解,这组海报的背后发起者是全球知名日用保健品上市公司——如新。在如新看来,当铺天盖地的“丧段子”和“丧营销”袭来,我们之所以看不到年轻人积极向上的一面,可能正是缺乏适当的正向引导和激励。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如新这次发布的系列海报重点不是“丧”,而是希望通过当下能够引发共鸣的“丧文化”,引导年轻人进一步思考,改变现状。同时引导年轻人从中挖掘出个体的生命价值,发掘出更加真实而有意义的人生,从而诠释自己的品牌主张“预见更好的自己”。

  从这一波“正话反说”的新式“丧文化”营销中不难看出,如新在不断地尝试与年轻人沟通的方法,主动捕捉和表达年轻人更加真实的生活状态,让自己的品牌主张深入他们心中。从2016年开始,如新把自己的品牌主张从“优异,你看得见”全面升级为“预见更好的自己”,从一种单向的、自信的态度变更为一种互动的、进取的精神。这一品牌升级背后,包含了诸多深层含义,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品牌关注点的转变。

  从原先聚焦、强调产品与研发优异性的如新,转变为力求带给消费者积极向上的改变,这种从“小我”到“无我”的品牌升级,是品牌心态开放的一种表现,也让如新在借势营销时不仅只看到热闹的表象,转而直击现象根源。

  正如罗曼·罗兰曾在《米开朗基罗》中所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当你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