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据报道,原定于今年3月完成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将延期一年左右,2018年6月作为最后的期限接受监管验收,届时若相关平台还没完成整改就会根据相关规定被取缔。
据悉,按照去年10月发布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专项整治工作包括四个阶段:摸底排查、清理整顿、督查和评估、验收和总结。同一时间,银、证、保等多部门也分别公布了对P2P、股权众筹、互联网保险等的具体方案,明确了整治工作的全面部署安排。
不过,专项整治工作此后的进展并没有想象中顺利。今年3月底,据一些国内媒体报道,原定3月底结束的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当时仍处于第二阶段——原定去年11月底结束的清理整顿阶段,意味着互金整治的节奏已经实质性推迟。
至于推迟的原因,相关媒体引某地方金融办人士的话报道称,一是因为整治期间出现了不少“新事物、新情况”,需要监管部门统一协调和研究,二是因为互联网金融业态丰富,重点机构多,需要一一现场检查,工作量大。
此外,金融办人士还指出,P2P行业的监管文件不断出台,地方监管部门需要据此不断做调整,并且央行对比特币业务的调查,金融办也要配合完成。
为符合不断更改的政策需求,通通理财平台一直以来积极相应,拥抱监管,在合规“三步走”中,首先是信息披露,通通理财极力做到公开、透明,包括每月的运营报告以及年度报告等等对外发布,将真实数据体现给广大用户;ICP备案方面,通通理财去年已经进行ICP备案,并已在今年3月通过年检;其次,关于银行存管,通通理财5月16日与民泰商业银行签订合同,现正在积极技术对接中。平台始终坚持一步一个脚印,不断保持健稳发展。
另外,针对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将延期一年的消息,通通理财表示,不管整治工作如果延期,平台将继续在合规经营道路上坚持前行,一起为推动互联网金融行业健康、稳步发展贡献力量,做更好的普惠金融,努力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互联网金融环境,为用户提供更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