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已结束,各国产品牌之间的销量比拼也随之偃旗息鼓,虽然各家之间的销量的数据争议颇大,但论单品销量,红米4A超过100万台拿下销量,却实至名归。不过,对于雷军来说,如今红米的市场状态却让其比较尴尬,因为低价机除了给小米带来销量支撑外,并没有太多其他贡献。

什么是“红米式”困局?
截止到今年6月,红米系列手机的总销量达到的1.1亿部,这无疑大大提高了小米手机的整体市场占有率。但事实是,恰恰是今年上半年,小米面临着2012年以来口碑的,危机,大打“低价牌”的红米非但没有拉动小米其他产品的销量,反而让小米品牌的价值不断被弱化,甚至一度让小米“为发烧而生”的形象被“低廉”取代。

“红米式”困局绝非偶然
中国的电动车行业可以说是“红米式”困局的重灾区,大量的电动车品牌把低价当作卖点,短期内或许可以取得一定销量,但粗糙的做工、劣质的零部件、不完整的售后体系最终不仅仅让品牌的口碑不断下降,更让外界对整个电动车行业产生误解。

破局:小米的“勇”与新日的“专”
今年10月份以前的小米一度被认为将跌出中国手机品牌前5,但小米MIX的惊艳亮相一举扭转小米每况愈下的品牌形象,而这样、几乎集合了所有前沿科技手机问世体现的是小米打造高端、改造品牌形象的巨大勇气。

而在电动车行业,面对整体的“红米式”困局,新日电动车则如同整个行业内的一股“清流”,多年来坚持专心制造、钻研技术、专注服务,近年来更是在智能电动车的研发上屡屡实现突破,成功将新日打造成为电动车行业的高端品牌。
尽管小米自身已经走出了“红米式”困局,但警钟长鸣,中国企业必须明白:只有良好的口碑和品牌形象才是做大做强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