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一些会议交流的时候被几位与会者问到同样的问题:“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都开始涉足金融领域?”在此,我将个人理解与大家分享:
首先,在商言商,做生意就要站在离钱最近的地方,从产品而言,金融是离钱最近的。
好了,我们开始分析这一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最重要的是区分金融领域与公司本身之间的联系:
类型一:纯粹就是代售产品赚取佣金
各类互联网公司轰轰烈烈的烧钱大战,炒热了互联网+概念,也圈到了客观的用户数,在资本寒冬的现在持续烧钱已经不切实际,公司需要将,转移到谋求盈利上,充分挖掘现有用户价值是一个最便捷的方式,代售产品上线快操作简便,有点类似广告,平台就是一个销售通道。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最简单的互联网+金融。
类型二:传统金融公司开展线上业务
互联网金融中规模,的一种网络理财(P2P),其实就是把以前的民间借贷从线下搬到了网上,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在商业区和小区附近常见的那种财富管理公司就是银行网点,而网络理财(P2P)就是网上银行,也就是开了一个网店而已,这是简单的金融+互联网。典型的有宜信、诺亚财富。
类型三:传统行业进军新兴产业谋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我们国家之前经过四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证券化)发展起来的大型企业,手里有着充足的现金流,但是原有产业利润率已经大幅降低,这就使得他们必须将目光投到新兴型产业或项目,而互联网金融这几年的高速发展无疑是,诱惑力的。
同时,通过金融纽带的链接,他们可以更好地将上下游企业紧密联系起来,推动整体产业发展。
这一类型比较典型的有恒大、链家、熊猫烟花。
类型四:真正的互联网金融
前面介绍的1和2只是批了互联网金融外衣而已,作为一个新名词自然有他的本质创新。不这里不介绍那些新技术新概念,而是从公司运营角度分析,他必须具备一个要点“对自身产品和服务起到促进作用。”

我就以淘宝和,上线的途牛金服为例进行分析。
在淘宝早期,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吸引尽可能多的人来淘宝开店,同时也要帮助现有商家扩大规模或度过暂时的资金短缺难关。于是他们推出了订单贷和信用贷,在确保平台资金安全的前提下为商户提供金融贷款服务。
从途牛金服的产品类目中可以看到,除了常规的理财类产品外,消费金融和出境金融是完全契合他现有用户使用场景而设计的产品:
1、 没钱旅游,怎么办?
可以来平台借钱,借到的钱直接购买旅游产品,保证资金去向;
2、 途牛自己没钱借,怎么办?
平台可以帮助他们发起借款任务,让别人借钱给他;
3、 合作伙伴想要借钱,怎么办?
帮合作的旅行社在平台融资,用于改善旅游质量提高服务水平,最终提高旅游产品服务质量;
从商业运作上来说,互联网金融业务和其他业务一样,都应该是对于公司本身业务有着互补作用、能够帮助公司实现短期盈利目标或长期战略发展目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