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杭州峰会上,中国,将绿色金融列入G20议题,倡议发起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并形成了G20绿色金融综合报告,强调绿色金融能产生环境效益、对可持续发展具有支撑作用。让金融发展“绿”起来,需要金融机构强化对环境风险的认知,增加环境友好型投资,抑制污染型投资。同时,还需要整个金融体系加强对环境风险的有效管理。
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下,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进入快车道。今年前7个月,我国发行绿色债券约180亿美元,占全球同期发行的绿色债券40%以上。今年8月份,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这表明,作为一项创新性的市场化制度安排,绿色金融在我国已得到广泛关注和大力推动。
也应看到,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情况还有很多需要继续完善的地方,这就需要加强制度设计对金融机构实行正向激励,建立全方位推动绿色产业发展的绿色金融发展长效机制,包括提高绿色项目,率和融资可获得性,降低污染型项目,率和融资可获得性,以财政资源撬动社会资本投入绿色产业等。
绿色金融的实施机制主要包括市场机制、财政支持机制、舆论监督机制等。市场机制是确保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可以以大气、污水处理为切入点,积极建设碳交易和排污权交易市场。商业银行可以积极开展碳金融投资银行业务,结合节能减排项目贷款,开展碳权质押融资贷款,发展与碳排放挂钩的理财产品。
财政支持机制具有撬动绿色金融发展的关键作用。环境项目一般具有公共产品属性,财政可对其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比如,建立环保金融银行,专门扶持公益环保项目,通过财政与金融相互配合来推动绿色金融发展。保护环境、绿色发展,需要形成良好社会舆论环境。
随着我国对绿色金融在政策和制度层面的不断推动,绿色金融在我国已初具规模。滴滴理财作为深入绿色金融的资深互金平台,一直在绿色项目与金融模式之间寻找最佳的平衡点。以政府主导的绿色PPP项目为基础的面向广大投资者的理财服务则是滴滴理财的重要实践,而官方平台公布的PPP项目数据显示绿色项目的比重在不断上升,这也正说明绿色金融的发展预期可观和滴滴理财的慧眼所见。
在今后我国绿色金融的长效实施机制的建立过程中,滴滴理财的相关绿色金融服务也将不断的进行配套的升级优化,努力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更为高效便捷的参与绿色金融的平台,让各方共享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