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国内资讯 > 商业资讯>正文

社零额增长提速 北京消费回暖

时间:2016-10-26 14:06:15    来源:作者:记者 李铎 实习记者 王玮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55
3

  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2016前4个月,北京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以下简称“社零额”)、网上零售额均实现增长。在消费回暖的同时,也应该看到电商由去年的爆发式增长转向温和增长。服务消费接过拉动消费增长的大旗后,如何推进便民化、规范化发展,使其长期超过商品型消费,成为支撑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力量,是北京今年发力的,。

4

  结构升级推动社零额增长

  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4月,北京市实现社零额3255.2亿元,同比增长3%,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8个百分点。从商品用途看,吃、穿、用和烧类商品分别实现零售额720.3亿元、253.2亿元、2126.3亿元和15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0.9%、3%和3.7%。

  需要注意的是,受春节快递停摆等因素影响,曾出现负增长的网上零售额终于回升,网上零售额由一季度下探2%扭转为正增长2.8%。近14.7%的全市社零额来自于网店,网上零售额达到477.6亿元。

  北京市社零额取得的增长与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密不可分。去年突破1万亿元后,北京产业结构正在持续发生变化,服务业比重有了新的突破,商业结构和商业模式也有了新的发展,这意味着北京商业走上了一个新高度。业内专家曾表示,在整体零售业不太景气的情况下,北京市社零额继续保持稳定的增幅实属不易。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宋则认为,北京的经济结构调整从总量和结构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目前,北京市经济结构已经变为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的结构顺序,服务业占比已经超过75%,这一数字在全国,。

  政策红利促电商发展

  作为提振北京消费的重要引擎,网上零售额前两出现负增长。对此,北京市酝酿出台一系列措施,加码电商业。根据市商务委此前公布的促消费计划,北京市今年将落实网络零售三年鼓励政策和开设10家跨境电商O2O直购店措施,对本市相关网络零售、网络批发、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及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给予资金支持,促进龙头电商稳定发展,鼓励骨干及中小电商快速发展,推动电商集群发展。同时,推动本市跨境电子商务规模化、特色化发展,吸引境外消费回流。

  在持续发力下,4月,北京市网上零售额达136.2亿元,同比增长17.4%,前4个月与1-3月相比,增长4.8%。

  跨境电商、移动电商和农村电商成为促进网上零售额增长的新“三驾马车”,在今年大放光彩、得到了不少政策红利的同时,也向着规范化、公开化和全民参与化发展。

  今年4月8日新落地的海淘税改新政在一定程度上对跨境电商网站、企业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是,新政未来的走向一方面会更加规范化,促进线上与线下、一般贸易与跨境电商公平竞争发展;另一方面政策柔性也将进一步增加,跨境电商作为新生事物,相关政策在公平竞争的前提下政府会给予适当调整,促进其规范化调整。

  对跨境电商企业来讲,选择拓展新市场和新领域将成为今年的发力,。不少主营保税进口模式的企业,已经着手转战一般贸易进口模式,也有部分企业开始加码海外仓,希望通过海外直邮的方式缓解新政冲击。

  实际上,除了北京,国家层面也在大力扶持电商发展。据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介绍,今年,商务部将继续通过政策红利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做好去年先后启动的促进发展规范电子商务的专项行动和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着重开展线上线下融合、跨境电子商务进农村等,任务,此外,进一步加强政府公共服务,完善应用环境。

  服务消费支撑经济转型

  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是推动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重要途径。北京市目前的消费结构走向也由“衣食住行”消费向“康乐”消费转移,市统计局曾预测,服务性消费增速有望长期超过商品性消费,成为支撑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力量。

  市商务委主任闫立刚此前在北京商业高峰论坛上表示,今年北京市场消费将力争突破2万亿元,努力提高生活性服务业的品质也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在北京内贸流通领域发展的主线。

  今年1-2月,社零额和商品零售额均只获得1%和0.9%的增长,首都经贸大学中国零售研究,主任陈立平曾认为,与网上消费情况类似的是,新常态下的消费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

  为了鼓励零售业、生活服务业发展,今年,在市商务委的政策推动下,北京市将降低连锁企业新开店铺成本、促进生活服务业标准化运行、规范提升便民商业网点、新建或改造百余个早餐便民网点,鼓励大型品牌连锁超市发展“小型化”业态。鼓励连锁便利店企业进社区,新建或规范提升连锁便利店200家以上,培育20家示范店;积极引导社区商业业态升级,推动社区商业线上线下融合,搭建更多便民服务,建设10个以上社区商业便民服务综合体,提升社区消费的丰富度和便利度,扩大社区消费。

  对于竞争激烈的北京便利店市场,政策助力将加剧行业格局产生新的变化。据北京商报记者了解,物美、7-11已经明确今年将加快发展便利店,罗森便利店刚刚开放了加盟,正大优鲜希望加载社交功能,以社区大店模式突围。

  亟待培育新兴电商

  虽然各项数据均获得增长,但在北京商业经济学会秘书长赖阳看来,无论是电商还是在服务消费的升级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电商方面,已经从当初的爆发式增长进入温和增长阶段。虽然前4个月内网上零售额整体回归增长,但在1-2月,出现的同比负增长应该得到重视。过去一年,北京社零额增长里相当多的部分是由少数电商保持的双位数增长拉高了整体增幅,网络销售在北京占比过高,实体业态转型还不够充分,新的增长点还不够,一旦电商受抑,北京社零额将受很大影响。“北京作为科创,,有待培育更多新兴网上零售企业。”赖阳表示。

  赖阳认为,电商领域今后的大趋势是与实体结合,品牌商直接与消费者对接,跨越了传统中间环节。更多的电商会做线下体验店,与消费者产生更多交流,无论是美国亚马逊还是中国小米,都在进行探索和转型。电商发展也会带来更多境内外交流,从长远上来看,境内外无障碍沟通将是大趋势。此外,实体商业的结合上,更多的是产业链、供应链融为一体,实体商业的物流配送体系开放给电商,电商信息平台资源整合能力也提供给零售商,共同创造价值。

  促进服务消费升级、破解社区商业发展瓶颈需要整合思维,需要大力发展社区电子商务。在餐饮方面,今后以精致的、家庭休闲性餐饮为主的轻餐饮模式企业将崛起。比起吃饭,消费者更需要有一个聚会、休闲的场所。所以餐饮场所很大程度在转型,纯商务餐饮的企业业绩不理想,新的品牌在崛起,传统餐饮企业也在陆续推出副品牌,新增的品牌此起彼伏,丰富了居民消费业态。

  北京商报记者 李铎 实习记者 王玮/文 张彬/制表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稿件、图片均有可靠的来源,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并不代表新讯网观点,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本站自动屏蔽违反《广告法》词语。

请选择您浏览此资讯时的心情

相关资讯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