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冬将至。知名美剧《权利的游戏》中这一经典台词在国内传播甚广,现在似乎也成了网贷行业现状的真实写照。的确,经过了行之数月的“2016互联网金融专项整顿之年”,在入秋前后再迎所谓“史上最严监管新规”,绝大多数的平台已是风声鹤唳、噤若寒蝉。而业者都已心照不宣地意识到,在合规与监管逐步明晰和到位之后,更大的挑战、更大的艰难,恰是在逐步同质化的竞争中,如何赢回被恶意平台伤透了的、被营销噱头麻木了的广大普通投资者的心。
日前有数据显示,自监管新规发布后一个多月,其威力已开始逐步显现,这也加剧了行业大洗牌的进程。目前正常运营的平台已经,跌破2000家,这与去年网贷平台数量,峰的4600多家相比已然跌去了一大半。而其中,绝大部分原因竟是平台的主动停运和退出。资金存管、电信增值许可证等硬性要求,加之优质资产的稀缺,迫使一些运营时间长达一年以上的平台,即便在不得不面对网站存续、资金待收、用户投诉等一大堆令人头疼的后遗症的情况下,也毅然选择离开这个他们眼中的“高危”行业。
潮水退去才看到谁在裸泳。回顾当初,为数不少的“跨界歌王”在概念热炒、资本裹挟和对超额利润的极尽追求之下,横冲直撞地进入了网贷行业。其“成熟”模式即是借助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和流量红利,甚至部分借助了“信息不对称”、“用户尚稚嫩”的非市场红利,在所谓“资金端创新”、“花式引流”、“出位营销”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资金规模和自身体量迅速膨胀,在一个与钱打交道、管钱、生钱的行业里,在合规与监管尚未完善的环境下,经由从业者手制了足以摧毁自身生态的巨大泡沫。
一个颇具讽刺意味的现象即是,在“专项监管之年”,平台对收益率的宣传声量明显降低了。从大环境看,9月整个网贷行业的平均收益率,跌破10%年化收益,净投资人数量也出现了,逆转向下的重要拐点,但在整个宏观经济和金融系统中,接近10%的收益率仍然足够亮眼。而这种声量降低的背后,与其说是环境的不如人意,倒不如说是实力不济后的力不从心。在广大普通个人投资者的投资经验、素养逐步提升的情况下,收益率不再只是博眼球、骗小白的噱头,而成为众多投资者依据平台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来验证平台诚信、实力与安全性的重要参考指标。换言之,经历了风浪的投资者,不仅在政策重压导致的“退潮”过程中看到了那些裸泳者,甚至已经培养出看游泳者的姿态、神情与实际表现就能判断其是否裸泳的初步能力。
观察行业排名前列的两家平台,其一专注个人借贷目前主流项目收益率在12%左右,其二专注大额资产标的目前主流项目收益在9%-11%。在这些投资者眼中“微小差异”的背后,更为人关注的反而变成了模式的可持续性、风险的可控性乃至对于优质资产的长期发掘、风控与发行管理能力。
开创国内第三方互联网优质债权交易模式的秒钱理财,在度过了其又一个刷新行业纪录的88秒钱理财节之后,已经走过了近三个年头。从体量上讲,秒钱以对接实体经济优质资产为核心、严控风险与项目发行节奏的发展方式,使其总体规模尚难对标各类所谓的“行业龙头”,但其在资金端始终保持的零逾期零坏账的运营记录,与在资产端的不断优化创新,沉淀了一批关注资产质量和平台运营稳定性的优质投资者,并经由有步骤地平稳成长,不仅平台用户即将突破两百万大关,其模式和运营实践所产生的良好口碑,也在多个层面切实促进了线上债权交易模式甚至是整个网贷行业的健康发展。
在“新规”出台的背景下,已有权威行业和法律界人士对其基于线上债权交易模式的影响进行了解读,并为已投资的广大普通个人投资者提供了操作建议。尽管“新规”针对P2P模式,实际并未涉及债权交易模式,并且广大投资者仍可在新规实施的十二个月“缓冲期”内放心持有甚至是投资中短期相关产品,秒钱理财仍凭借其在合规层面早早的布局与稳健的推进,以切实保障投资者利益的根本原则为导向,发挥其在行业内具有,水平的资产发掘、风控与运营能力,为平台未来的持续健康成长布建好了蓝图。在回归优质网贷平台发展“初心”的层面,秒钱理财不仅在资产端持续优化资源布局,同时也在常规项目与阶段性的促销转化环节,推出更加符合大多数投资者价值诉求的、收益与安全更趋平衡的、同时也更具竞争力的项目标的,以实践其为投资者和融资方持续创造价值的“分秒必赚、钱尽其用”的发展愿景和品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