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商业资讯>正文

网投网研究院:“雷声”又起 投网贷应该选老平台

时间:2017-09-21 10:52:27    来源:焦点新闻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暴雷的消息似乎又多了起来。

  网投网研究院在上一篇文章《国资系平台还能不能投》引用了网贷天眼统计的数据:8月初以来,有差不多14家平台“突然死亡”。其中有主动清盘的,有疑似卷款跑路的,也有至今都不明原因的。最近几天则频繁爆出银行存管系平台暴雷,这个行业到底怎么了?

  其实投资人完全不必大惊小怪。且不说这些所谓的“雷声”比起2015年已经小得多,网贷在中国刚刚走过10来年,也是到了该捋一捋的时候了。

  在目前这种背景下,所以的“暴雷”,其原因并不能一概而论。当然,也有卷款跑路的,但比例小得多;更多的平台“出问题”,一方面是因为迫于监管政策的压力,主动退出或者转型;另外一方面,任何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都会存在风险,譬如资金周转出问题了,或者企业战略出问题了,更何况中国的网贷并没有多少积累,也没有多少经验可以借鉴。

  站在这个出发点去看待目前所出现的问题,才能得出较为合理的结论。所以大家完全不必再一次地对网贷失去信心,毕竟在当下,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投资网贷收益更高、门槛更低、灵活性更强,不失为一种选择。

  但问题还是来了,这行业三天打雷两天下雨的,如何叫人安心?我们到底该怎么选?

  这是个终极问题。在上一篇《国资系平台还能不能投》中,网投网研究院只是回答了目前大家比较关心的一个小问题,但到底什么样的平台才值得投,恐怕篇幅有限,无法一一展开。今天,网投网研究院只谈其中的一个标准:老平台更值得信赖。

  老平台是经历过充分考验的。2015年以来,行业问题频繁,但监管也不断深入和完善。随之而来的,是网贷平台根据政策要求,针对不合规不合理的环节进行不断调整,由此导致平台需要对自身的交易模式、业务模式、风控模型乃至其它边边角角进行不断地评估、改进乃至是颠覆,由此带来的可能是平台盈利模式的改变,运营成本的上升或者用户的流失,这并非是所有网贷平台都能承受的。

  网投网研究院在前文中提到,一些平台所谓的“暴雷”其实是处于合规调整的压力主动转型或者放弃的结果。那么反观之,能在这样一波自我调整自我颠覆的大潮中存留下来的平台,可谓是历经风雨,洗尽铅华,其合规性、运营模式的合理性以及盈利模式的可持续性都是相对可靠的。

  如何定义老平台?我们不妨把2015年作为一个分水岭,这是因为从2015年开始,国家层面对网贷的定位、功能、发展方向以及监管都逐步有了清晰的轮廓。这一年也是中国网贷行业兴起以来暴露问题最多的一年。2015年往后,对照监管的要求,平台基本都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是调整还是退出。

  所以,在选择老平台时,以2015年以前上线但至今仍在平稳运营的平台为宜。

  当然,除此之外,尽管最近也频繁抛出银行存管系平台出问题的消息,但是否上线了银行资金存管仍然是需要考虑的重点因素。银行存管虽然无法从根本上杜绝平台挪用投资人资金的风险,但从合规和隔离风险的角度来看,却是十分必要的。但是,需要重点强调的是,银行资金存管应以是否真正上线为标准,而不是是否和银行签订了所谓的合作协议。

  看背景也是有必要的。在几大派系中,国资系和银行系应该优于上市系和风投系,这是我国的国情决定的。当然,其中需要警惕的是,平台的国资、银行血统是否纯正。民营系的平台不是不能投,但需要重点考察其风控模型和业务逻辑,其中逻辑较为清晰、模式较为成熟的产品更值得信赖,譬如汽车金融、消费金融等。

  最后需要提出的是,广告多、体验好的平台确实能从心理上给予投资人更多的信任感,但就投资理财这件事本身而言,真的需要“看疗效而不是看广告”。从企业运营的角度来看,过度包装、过多的广告投入也有可能使企业的运营失去平衡,从而引发财务风险。毕竟,真的能赚钱的平台并不多,这样一来,动辄千万级的营销投入从哪里来?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有了以上几个标准,相信如何作出合理的判断应该不是难事。

  投资理财这事儿,不能轻信、盲目、大意,最难的,则是如何时刻保持理智和冷静。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