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社会民生>正文

培训机构关店再引热议 如何防范培训机构圈钱跑路?

时间:2019-10-16 16:08:34    来源:新民晚报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韦博英语关店事件引发社会热议,焦点便是如何从治本入手,规范培训机构的收费行为,,程度地保护学习者的利益。去年,国家出台规定,机构收取的学费最多不得超过三个月,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却遭遇“下有对策”。那么,如何防止机构阿诈里,看来还需相关制度和政策的进一步“收紧”。

  2018年,全国有上千家培训机构倒闭,其中不乏一些大型机构。蔓延至今年,机构关店仍时不时发生,且不少还是品牌机构。有统计显示,截至今年10月,各地“跑路”和突然关店的教育机构超过20家,遍布北上广深,其中,英语和幼教领域成为重灾区。综观各地多家机构的突然人去楼空,几乎众口一词是“资金链断裂”。众所周知,现在机构都是预付费制,而且国家规定的是“一校一账”。照理说,收多少钱、开多少课、聘多少教师、租多大场地,都应“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怎么会突然没钱了呢?有业内人士透露,原因无非两个。一是本来就想好要“跑路”的,办学只是手段,目的就是圈一笔学费而人间蒸发。二是办学点的钱被违规挪用了,在“集团”内部拆东墙补西墙,甚至被老板挪作了他用。

  除了上述第一个原因属于“目的恶意”,那么,对于第二个原因,采用什么办法才能防止学费被故意挪用呢?据悉,一种类似国家商用预付卡的管理办法,已经进入对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监管的视野。因为,从机构动辄关店来看,社会,的非议便是他们基本上都是故意不遵守“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之规定。机构的营销对策有着大致相同的套路,比如,“买三送一”“买一年打8折”“买两年打6折”等,与市面,行的预付卡如出一辙。

  “校外非学历培训,从性质上来看就是一种商业行为。而且,机构通常按一学期或一整年收取学费,也应当等同于商业预付费。”本市一位常年从事区域办学机构管理的负责人说,不妨适时借用商务部出台的《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中的一些条文,或许可以为机构的“资金链断裂”起到防火墙的作用。在这部预付卡管理办法中规定:“规模发卡企业、集团发卡企业和品牌发卡企业实行资金存管制度。规模发卡企业存管资金比例不低于上一季度预收资金余额的20%;集团发卡企业存管资金比例不低于上一季度预收资金余额的30%;品牌发卡企业存管资金比例不低于上一季度预收资金余额的40%。”办法还规定:“预收资金只能用于发卡企业主营业务,不得用于不动产、股权、证券等投资及借贷。 ”参照这些规定,机构收取学费也应实行“资金存管制度”且不得随意挪用。

  此举是否可行?此前,南京市社会培训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就曾提出,接下来可能会通过第三方的方式,让消费者的钱放在第三方,先不进到机构中去,然后等到消费者对这门课程比较满意了,再将钱转给机构。此次韦博关店事件后,又有专家建议,一方面引入预付卡管理办法,另一方面由相关职能部门会同银行建立第三方平台,最多三个月的缴费先期全部进入平台,并由平台再逐月下拨给培训机构,一但机构企图关店,也不可能将全部学费卷走。对此,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余锋认为,建立学费收缴和拨付的第三方平台,在法律上并没有什么障碍,但需要地方性立法的跟进,教育培训服务与其他商业服务在经营性质上是等同的,都有风险的存在,所以,对其监管也要按市场法则依法规范管理。

  ,记者 王蔚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稿件、图片均有可靠的来源,目的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 并不代表新讯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本站自动屏蔽违反《广告法》词语。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