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国内资讯 > 社会资讯>正文

安徽村干部捐造血干细胞救4岁幼童 曾献血8次

时间:2014-10-16 14:15:49    来源: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救人一命,他说愿意

救人一命,他说愿意

今天早上9点,在省立医院血液科的造血干细胞采集病床上,安静地躺着一位中年人,只见鲜血从他的手臂中经过一根管子汩汩流出,经过长长的导管进入到一台大型血细胞分离机,再经过分离机的处理后,造血干细胞被一点点地采集出来,这样的过程历经四个小时。他叫唐旭光,今年43岁,是肥西丰乐镇民主村的村民委员会委员。为了拯救一名素不相识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生命,他说服了家人,捐献出自己的造血干细胞。

“就像是献了一次血”

白衬衫、灰色毛线背心、黑裤子,话不算多,但总是微笑着的样子,初见唐旭光的人基本上都这样评价他。

“辛苦了!捐献都顺利吧?现在有什么感觉?”前来探望的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很关心唐旭光的身体状况。“除了手臂还有点麻,其他的没什么,就像是献了一次血。”在唐旭光看来,捐献造血干细胞是一件很普通的事。

“我第一次献血是在2008年,当时我在北二环的一个水泥搅拌站工作,有一次和几个朋友去市府广场玩,看见一辆献血车,我就上去了。我献血的次数不多,也就献过8次,以后只要身体情况允许我会争取每年至少献一次。”唐旭光说,献血的时候,听了医生护士对中华骨髓库的介绍后,唐旭光毫不犹豫地提出申请,填写了入库登记表,并留了10毫升血样。

“听说对方是4岁孩子”

申请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唐旭光一直都没声张。今年7月3日,唐旭光接到电话,“你和外地的一个患者配型成功,你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吗?”“愿意。”

今年7月8日,唐旭光来到合肥市血液中心做初配,经过9月的高分辨配型相和全面体检,中华骨髓库咨询专家认为唐旭光符合捐献条件。

唐旭光说,他觉得自己很幸运,有的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很长时间都没能配型成功,而自己一次就配型成功。“听说对方是个4岁的小孩子,能为孩子带去生的希望,我觉得特别幸运。”

实际上,与其他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一样,唐旭光也面临着家人的担忧和不支持。“我们之前不了解捐献过程,总担心出问题。大家都不想让他去捐献。”唐旭光的爱人刘翠琳说。

为了消除家人的顾虑,唐旭光从网上找了很多关于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资料给妻子看。国庆节,唐旭光的大儿子从外地回来,听说了这事,举双手赞成,并和父亲一起说服母亲。可即使如此,他们还是没有将这一消息告诉唐旭光年迈的母亲。

“以前听说都是从骨髓中取,有一定的风险,儿子告诉我,现在科技发达了,都是从血液中分离,基本没什么危险,我才安点心。毕竟是救人一命,他愿意,我也不能拖后腿。”刘翠琳告诉记者。

“村干部捐献还是首例”

唐旭光是我省第6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也是我省首例村干部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之前的捐助者,大多是医务工作者、大学生,基层村干部还是首例。”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介绍说,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成年人体内造血干细胞总量为3千克左右,一般捐献者只需捐献200毫升左右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其中含造血干细胞10克,就可为患者重建造血和免疫功能。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健康。

据了解,我国现有400多万血液病患者,仅白血病患者每年就新增4万余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处于花季的少年。而由于现在大多数青少年都是独生子女,如需要移植,很难在有亲缘关系的兄弟姐妹中找到供者,只能依靠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为他们提供配型相同的造血干细胞。

“非血缘关系配型成功的几率低至几十万分之一,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唐旭光他们这些捐献者的榜样力量,带动更多的人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这样患者生存的希望才越大。”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说。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稿件、图片均有可靠的来源,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并不代表新讯网观点,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本站自动屏蔽违反《广告法》词语。

请选择您浏览此资讯时的心情

相关资讯
    无相关信息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主办单位:北京时代互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单位:西部数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