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国内资讯 > 社会资讯>正文

南充有群姜太公 不用饵不用漂专门钓大鱼

时间:2014-09-06 10:14:50    来源:四川新闻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嘉陵江边,“姜太公”空钩钓大鱼嘉陵江边,“姜太公”空钩钓大鱼

  四川新闻网南充9月5日讯(青吉好 记者 邓成满 摄影报道)不用鱼饵和浮漂,空钩在嘉陵江里也能钓上鱼?而且钓上来的鱼都在两斤重以上?这不是天方夜谭吧?若不是亲眼目睹,谁说也不会相信。在南充市海浪公园嘉陵江边,几十位“姜太公”一字排开,不停地收着钓鱼线,期待着鱼儿上钩的惊喜。

  听朋友说有一群“神人”,只要不下雨,每天都有几十号“钓友”相约来到嘉陵江畔,不用鱼饵和浮漂钓鱼,每天都有惊喜出现,有人还曾钓到了一条30多斤重的鱼。出于好奇和半信半疑,今日,四川新闻网记者来到嘉陵江边,虽没能亲自钓上一条鱼来,但也见证和分享了钓友们的激动与快乐。“你往后面站远点,免得挂钩甩出去钩住你的鼻子耳朵伤着你。”本想靠近点看看钓友们的劳动成果,却被善意提醒远离他们。只听“嗖”的一声,鱼钩被线轴抛出了7、80米远。

“你们不用鱼饵和浮漂能钓上鱼来吗?怎么就知道鱼有没有上钩呢?”四川新闻网记者和来自嘉陵区积善乡的刘师傅攀谈起来。“我每天就那么几个小时钓鱼,一会要去学校接孙子。你看我们这些钓友,年龄的有70来岁,年龄小的有20多岁。每天就坚守在这里碰运气,鱼在水底下跑,你得不停地收线,让鱼钩在运动中挂住鱼。鱼一旦被挂住了,手上的感觉都不一样,你得慢慢收线,等它游累了再用网兜网上来。我上午钓了一条鲢鱼,有4斤多重,晚上全家人可以分享天然野生的美味。好多时候都是空手而归,孙子也给我取了和外号叫‘姜太公’。”刘师傅一边聊天,一边娴熟地用手转动线轴往回收线。

四川新闻网记者驻足观看了一阵,其他钓友和刘师傅一样,也忙个不停抛线、收线,虽然希望非常渺茫,但大家还是乐此不疲,重复着同样的动作。“能钓到鱼当然是好事,钓不到就当是锻炼身体吧。我以前肩周炎比较严重,看到他们钓起好耍,我也花了100多元去整了一套家伙,三个月时间,你看我每天甩杆子、收鱼线,肩周炎也没有了,还不时给家里人带来惊喜。”

  “那边有鱼上钩了!”就在刘师傅聊得正起劲的时候,听到钓友们惊叫,“哇,好大,慢点,慢点,等鱼靠边了再网。”一条约两尺长的鲤鱼露出了水面,吸引了钓友们的眼球,附近的钓友立即起身抄起网兜帮忙。最终,由于鲤鱼较大且挣脱了钓线连鱼钩也“吃”掉了。大家都为钓友贾先生感到遗憾,看着他的脸由晴转为阴。虽然贾先生赔了夫人折了兵,但他很快就调整了自己的心情,又拿出磨石和预备的鱼钩开始忙乎起来。这样激动了好一阵后,岸边的“姜太公”们又恢复了开始的平静。

  多久不见动静,就在四川新闻网记者准备打道回府时,又听到了嘉陵江的躁动。“那边钓到鱼了!”四川新闻网记者飞奔过去,看见一钓友正在与鱼周旋,在另一名钓友的配合下,终于“钓”到了一条六、七斤重的鲤鱼,鱼钩挂在了鲤鱼的腮部,还流着血。小心翼翼取下鱼钩,钓友立即拿来专门的装鱼渔具——从腮部通过鱼嘴巴锁上卡扣,然后用绳子放到水里系在岸边的固定桩上。

  夕阳西下,嘉陵江边的“姜太公”们还没有去意,他们用这种最原始的钓鱼方法空钩钓鱼,在收获美味佳肴的同时,也收获了健康。正如钓友马先生所说:“钓的是心情,钓的是风景。”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稿件、图片均有可靠的来源,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并不代表新讯网观点,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本站自动屏蔽违反《广告法》词语。

请选择您浏览此资讯时的心情

相关资讯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主办单位:北京时代互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单位:西部数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