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新闻教学 离专业有多远?
新闻回顾
数据新闻,已经成为媒体机构广泛应用的报道方式之一。信息的生产及传播方式的改变,必然改变人才需求的指向。目前,我国已有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12所高校开设了数据新闻课程。
新闻采访。 中新社记者 杨可佳 摄
应时而生 教师需跨学科背景
2013年,全球开设数据新闻或相关课程的院校共有24所,哥伦比亚大学、密苏里大学以及雪城大学是其中表现较为突出的三所高校。
我国数据新闻课程也随之起步。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在全校选拔了18名来自不同专业的三年级学生,组成数据新闻报道实验班。2015年数据新闻正式成为新闻学专业的方向之一在全国展开招生,2016年改为自主招生。在传统的新闻课程基础上,中传为这个方向的学生开设了数据处理、网页抓取技术、可视化技术等方面的课程,并要求学生完成数据实践项目。2015年1月,中传联合中青网,建立数据新闻合作实习基地。2015年、2016年的全国“两会”期间,中传的师生团队也向合作媒体提供了50余部数据新闻报道作品。
中传在许多高校还未开展数据新闻课程之前,设立了数据新闻专业方向,很大程度上和中传的教师跨学科的专业背景有较大的关系。中传数据新闻报道方向的五名核心师资的主要研究领域涉及应用统计、精确新闻报道、数据挖掘、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计算机报道、数据新闻报道实务等,这些方面都和数据新闻有密切联系。
但是从课程设置来看,传统的新闻传播学依然是中传数据新闻教育的核心,数据处理部分的课程也偏向于传统的数据研究。针对这一点,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沈浩指出,这是基于对现实情况的考虑,“数据新闻本身只是一种形式,涉及的面较为狭窄,对于学生未来的升学发展有较大的限制。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数据新闻方向毕业的学生不适合考研。”生产数据新闻的技能只是学习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基于新闻这个环境的数据能力”。
国外数据新闻专业化的路走得更远。哥伦比亚大学将在2018年夏季学期开设独立的数据新闻硕士专业。新的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再只是涉及数据新闻基础,而是涵盖了数据、计算机及其他创新性的高级课程。这也意味着哥大的数据新闻教学实践将更加深入且专业化。
计算机、数码艺术、新闻传播 三位教师搭档教学
大多数高校的数据新闻的教学都采取了多名教师联合教授一门课的形式。比如中山大学、汕头大学的数据新闻课都是由三个老师教学。三个老师的分工一般依据数据新闻的三大部分内容,分别负责数据挖掘与分析、数据可视化、数据新闻综合实践三个方面。跨学科融合式教学是此类数据新闻课程开展的特色。比如上海大学的数据新闻课程,由计算机学科、数码艺术学科、新闻传播学科三位老师授课,三门课分别在不同的学期开课,形成了一个系列课程。
多名老师联合教学“就要求三位老师一起备课,并足够默契,否则每位老师各教各自的部分,课程就会被割裂,无法形成统一的整体。”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白净指出,“最理想的状态是能够有一个老师把三者结合起来教学。”例如,兰州大学的数据新闻课程即是由一名教师独立承担教学任务。授课教师梁玮本科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专业是传播学。在课程安排上,该学校将36课时的课程分为了三个部分,其中1/3的时间介绍数据新闻的概念、范畴、发展历史等基本理论知识;1/3的时间由学生分享喜欢的数据新闻案例;1/3的课程介绍软件以及如何呈现等。
在实际教学中,若要求教师都必须具备跨学科的专业背景几乎是不可能的。师资不足是高校数据新闻教育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再者,数据新闻本身涉及跨学科的知识,涵盖的内容很多。仅凭一门课程,也不可能完全满足教学需求。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方洁指出,数据新闻是“比较偏向量化的研究思路做新闻”,新闻事实的产生是基于数据挖掘和分析,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弥补新闻的片面性和主观性。因此,提升学生的数据素养是数据新闻教育的首要目标。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沈阳重新定义了数据新闻,他将数据新闻定义为“数据中的新闻”和“新闻中的数据”。在设置课程内容的时候,也是紧紧围绕“数据”展开。他们开设数据新闻课程的目的“不是单纯地给学生在一个单独的、很窄的面讲数据新闻,而是让学生建立一种在新闻创作或报道当中的数据意识”。这种意识包括了“对数据真实性、一致性的判断”以及“对数据的预测”。
汕头大学的白净和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讲师申琦都认为,数据新闻的核心依然是“讲故事”,“回归新闻本质,回归故事本身才是最重要的”。精确新闻报道、数据新闻报道等新的报道形式之所以借助数据呈现事实,目的是为了让报道更加真实、客观。真实、客观的核心不可变。因此在课程设置上,更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如何读懂数据,如何用数据讲好一个故事的能力。申琦认为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等方面的软件技能“仅仅是一个工具”,“如何使用这些工具讲述新闻故事才是核心”。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的“数据新闻与新闻信息可视化”课程更偏重于交互设计的教学。搭档教学的三位老师中有两位老师都是教交互设计、新媒体设计、信息可视化这方面的。其中,林淑金副教授侧重于数据呈现的交互式逻辑,曾娟老师侧重数据新闻可视化的美感设计。
未来方向 完善的独立性专业
从全球范围来看,数据新闻作为一项独立的课程开设于新闻传播学院之中,是近年来新闻传播学教育改革的一大亮点。哥伦比亚大学数据新闻教育的实践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数据新闻教育在经历以短时性的项目或是某个专业中的一个研究方向的发展阶段之后,会朝着一个更为完善的独立性专业的方向发展。在未来,数据新闻教育将成为更多高校完善新闻传播教育的内容之一。
可以预见的是,在经历过探索性阶段之后,我国数据新闻教育将会沿着以下的三个方向发展:首先,随着高校及教师对于数据新闻的认识逐渐到位,以及相关教育人才储备量的提高,数据新闻教育会在全国范围内成为各个高校的普遍需求。其次,数据新闻教育的课程体系设置会更加系统化和标准化。数据新闻生产的规模化将促使业界产生出一套更为标准和精细的数据新闻生产流程。相应地,学界也会产生一套包含数据挖掘、分析以及可视化等过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在内的完整的培养方案。另外,学界和业界的交流和互动程度将更为密切。学界通过教育向业界输送更多人才的同时,将和业界展开更多元形式的合作。诸如,会有更多的学生到相关的新闻生产部门参与数据新闻实践,或者,新闻生产单位采纳学生的数据新闻作品,予以日常发表,等等。
数据新闻作为报道方式之一,是否会和其他的信息传播方式一样,在未来的某一天以新的形式存在?不得而知。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传统的新闻传播学的教学内容中,必须不断注入新元素,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正如数据新闻是新闻媒体对大数据时代做出的一种反馈,数据新闻教育也应该是新闻教育对新闻行业的新变化做出的有效回应。
作者: 黄志敏 王敏 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