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苗族同胞载歌载舞欢度苗年。 李应光 摄
中新网雷山10月9日电 (通讯员 李应光)贵州雷山是贵州旅游的一张名片。“十一”长假期间,该县吸引了大量游客,接待旅游人次创造历史新高。
记者9日从贵州雷山旅游发展委员会获悉,2017年“十一”黄金周,雷山县共接待游客151.63万人次,其中外国游客444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09亿元,同期比较分别增长32.06%和36.71%。

图为苗族“高山流水”敬宾客。 李应光 摄
据了解,其中备受游客青睐的西江千户苗寨景区在长假期间接待游客数量近80万人次,成为雷山县景区旅游“香饽饽”。景点周边的农家乐座无虚席,村民充分利用自家地缘优势,热情接待游客食宿,为雷山旅游服务注入了新的活力。
控拜村是距离西江千户苗寨14公里一个苗寨村寨,被称为“中国银匠村”,如今的控拜村,不仅成了游客体验手工制作银饰的最佳目的地,也是国内外银饰爱好者、调研学习的首选目的地。

图为苗族同胞摆长桌宴庆祝苗年。 李应光 摄
记者在控拜村看到,“十一”长假期间,曾经是控拜村的贫困户的龙泽录一家正忙个不停,接待客人体验打银饰,卖银饰应接不暇。记者了解到,在政府的支持下,通过申请贷款和政府补助等方式获得15万元资金,靠着15万元办起了“懂阳银饰加工坊”家庭博物馆,龙泽录告诉记者:“每天有几十名游客在家里体验打银子,一年也能有10来万元的收入,靠这些民族手工艺品一家逐渐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龙泽录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国庆期间8天,“懂阳银饰加工坊”共接待游客大约102人,实现旅游创收3万余元。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带动旅游脱贫成为今年雷山县“十一”黄金周旅游新亮点。

图为西江千户苗寨游人如织。 李应光 摄
据了解,国庆“十一”黄金周期,雷山县郎德上寨神秘的招龙祭祀仪式、十二道拦门酒、田间抓鱼、斗羊、斗鸡、斗鸟、篝火晚会以及美轮美奂的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文艺展演活动让游客们大呼过瘾,神秘而丰富的苗族非遗博物馆,让海内外游客如痴如醉。

图为表演场上与国旗合影。 李应光 摄
此外,国庆期间,西江景区举行了中国梦·祖国颂——我与国旗合影等系列活动,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客参与其中。期间正值中秋佳节,西江苗寨景区为游客们免费赠送了月饼、银球茶,游客们纷纷点赞。为庆祝西江苗寨小苗年,苗族同胞跳起了苗族团结舞蹈,美轮美奂的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文艺展演场面迷醉八方游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