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的根本问题是“人”的发展
城市规划建设不仅关系着城市的发展方向,还影响着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一个人。城市的发展水平、生活质量都影响着人们对城市的评价。城市建设需要重点关注什么?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教授付晓东。
中国青年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中国经济实验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报告》,采用生活质量客观指数和主观满意度指数结合的方式,对我国城市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您怎么看待城市建设中经济发展与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付晓东:城市有两个基本功能:经济功能和生活功能。美国的盖勒普城市幸福指数调查也显示,居民感受最幸福的城市并不一定是喧闹、繁忙、沸腾的大都市,不一定是收入最高的地方,而是那些轻松、健康、愉悦的地方。这正是我们城市经济发展需要借鉴的东西。
如果一味追求经济发展,城市的生活功能就会被忽视。如果过分看重经济功能,那所有的城市建设行为就会围绕GDP。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城市发展上的问题反映出城市建设的主导思想出了偏差,甚至背离了城市发展的根本目标。如果忽视了城市为谁而建,城市就会演变成某些利益群体的乐土,而不是广大居民的乐园:就业难、住房难、上学难、看病难、乘车难等问题就会变得普遍而常态,甚至变成城市发展的顽疾。
中国青年报:您如何评价这种以“主观体验+客观数据”定义“城市生活质量”的方法?
付晓东:以前在评价上注重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加上“主观体验”指标,也就是顾及了“人的感受、人的精神层面”,这样结合起来更科学、合理。而且我认为,在强调“人”的时候,“主观体验”的比例可以大一些,这也是合乎情理的。
从国际经验和社会发展趋势看,世界上很多国家也越来越重视“人的发展”: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感受和获得感、认同感。联合国也有一整套城市考核的指标体系,同样很看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其中空气、饮水质量等生活质量的指标所占比重很大。经济发展成果一定要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地分享到、感受到。
中国青年报:您觉得《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报告》中的城市生活质量排名反映了哪些深层次的问题?
付晓东:这次对城市生活质量总体感受的排名,并不单指人们对城市配套建设的满意度。例如北京市,它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优越的政策支持、强大的产业体系,科教发达,医疗水平高,教育质量高,就业与收入水平也较好。但是主观排名靠后,这强调的就是“感受”了。如看病就医时服务态度差、挂号难、治疗费用高,办事门难进、脸难看,房价高、生活压力大,社会交流缺少等。另外,也可能存在一种情绪宣泄。部分人有不满情绪,不是否定“硬件”不好,而是认为“软件”不足,仍然可以改进,他们希望获得更优质的服务和体验。
这反映出的深层次问题就是,我们对城市的建设、运营、管理等还没有做到真正的与时俱进,切实转入到“以人为本”。各级政府在加大城市建设投入和加强执政能力上做了大量工作,客观上都提升了城市的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但还是有很多工作未到位,需要创新思路,开拓进取。
中国青年报:您觉得城市发展最重要的是什么?
付晓东:城市发展的根本问题,是“人”的发展,实际上就是“幸福”的问题,就是要让城市人,包括外来人口、旅游人群等,都能享受城市提供的服务。
为了满足这样的目的,首先,城市建设要现代化,城市发展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建设智慧城市,让人们感受到新的、人性化的现代生活方式。其次,除了物质上的建设,更要注重“人”的发展,城市需提供更多的精神产品,促使居民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价值理念、生活取向,树立信仰、信念,有对新生活的追求。目前,城市在精神建设上做得依然不够,例如,一些年轻人信仰缺失、盲目拜金、机械考学而不知人生追求为何。当然,年轻人自身也要有清醒的意识,树立合理目标,积极向上。
城市的基本目标,应在为辖区内的居民提供安全、可靠、持久的生活和生产保障的基础上,实现城市的功能,即在较为广泛的区域,提供充足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实现社会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付晓东,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