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国内资讯 > 深度报道>正文

网线已经被消灭,下一个轮到电源线了

时间:2015-01-28 09:48:42    来源:36氪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每次在外面笔记本没电时,都不得不低声下气去求个插座;每次手机没电,又没有移动电源时,都只能万般不舍的把手机拿到电源那充电,然后自己茕茕孑立。

  这种痛,全世界都是相似的。但不同的是,有些人有一个能解决这些痛点的老公。

  这名超级有才又有爱的老公就是Marin Soljačić 博士,是MIT物理学教授,是美国无线电力公司WiTricity的创始人。十几年前,她的太太发现手机没电时,总会一直不停的响,挺讨人厌。墙体里有各种各样的电线,为什么充电的,一米的问题无法解决呢?这不科学。有爱的老公Marin Soljačić 博士就开始着手去解决这个难题。那时候,隔空充电看起来还挺天方夜谭。不过,功夫不负有情人,2006年,32岁的Marin Soljačić 博士因为这项技术入选《MIT科技评论》杂志TR35(35岁以下35位发明家榜单)。到2016年时,世界估计会因为这项技术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WiTricity 以磁场共振的方式来实现无线供电,最远距离达到了2.4 米,可以同时为多个设备远距离充电,还可以穿透墙体、木头等障碍。共振是自然界极为平常的现象,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声音、乐器的共振了。只要两个物体振动的频率一样,就会发生能量的交换,WiTricity利用的也是这一原理。

  提到充电,很多人,想到的都是辐射。WiTricity的CEO Alex Gruzen则表示这项技术对人体完全无害。

  WiTricity支持远距离传输、支持多个设备同时充电、对放置位置的要求不高、可以穿越障碍、对人体无害,这些都是原有的无线充电技术所不具备的。

  “Witricity”的技术最早是由美国MIT助理教授Marin Soljačić 博士发明的,他在2009年展示了这一成果,当时还是用两个大大的线圈点亮两公尺外的60W灯泡(见上图)。之后参与该技术的人员就从MIT独立出来成立了同名公司。目前,WiTricity在磁场共振方式方面掌握了100多项关键专利。现在,WiTricity的产品尺寸已经大幅缩减,可以做成下图中这样的尺寸。在活动现场,CEO Alex Gruzen 还展示了为多部iPhone同时充电。

  WiTricity的CEO Alex Gruzen 上来就先分享了开头这么有爱的故事,一看就是营销高手。其实Alex Gruzen是技术出身,MIT航空/航天工程专业的学生,曾担任查尔斯·斯塔克·德雷珀实验室的委员。后来去哈佛读了商学院,在惠普、戴尔、康柏、Macheen等公司都做过市场、咨询或者管理工作,还在日本待过几年,可以说是一个既懂技术,又懂市场,还能理解跨文化背景,,是技术公司做全球化的不二人选。2014年4月,成为WiTricityCEO ,也是因为此。

   

 

  双剑合壁,WiTricity 的想法更宏大,他们的技术已经应用在了丰田电动汽车和英特尔电脑上。事实上,基本上全部的汽车厂商都已经与他们签订了合作协议,将会把WiTricity 的无线充电技术应用在自家的汽车上,这些汽车很可能会在2017年推出。

  其实,基本上所有续航能力弱的产品,都能用上该技术。可穿戴设备自不必说了,,一充的情形是该改改了,未来像Google Glass这样的产品就可以拆分产品和电池,用户在身上背个小小的无线充电设备设备就能万年不下线了。无人机方面,未来很可能会有各种无线充电站,快没电了,无人机自己先去给自己充充电,然后再飞向目的地。再医疗领域,这项技术的应用就更广了,比如之前在心脏中安装起搏器,需要将设备引出体外充电,这样充电既不人性又不安全,WiTricity 就可以完全改善这种局面。

  CEO Alex Gruzen 的愿景则是,未来几年内,我们的房间将会无线化,所有的电器都可以通过一个,充电基座获得源源不断的电力。

   

 

  移动、便携一直是这几年科技发展的主流。比如,从电脑到笔记本,从网卡网线到到英特尔芯片内置无线上网产业,都在遵循这个趋势。事实上,这又不只是产品的完善、进步,背后还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无线上网方式,就推动了Wi-Fi相关的产业,产生了相关的商业机会。当无线充电取代有线充电时,又会出现新的商业。

  上面这张图,反应的是无线充电的市场。现在有不少人这个行业中的应用一夜爆红了,但事实上底层的物理研究耗时费力,WiTricity基本做了10年。

  一个教授花10年研究,再利用这些科研成果创业改变世界,在国内很难想象。但在美国WiTricity这样的现象就很普遍。最主要的还是国外会允许老师在校期间做项目,老师可以将自己的项目商业化。这个在国内就很难想象了。理工科老师有自己的公司已经是“潜规则”,但往往不会拿到台面上说。2007年网友曝光“富豪教授”名单,迅速在各个论坛被转载,褒贬不一。制度、意识方面的局限,似乎也在科研人员内部酝酿不满。2013年8月,几位国内外的中国学者投书《科学》杂志,痛陈“中国科学家还没有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的突破,研究与商业已经脱节数十年,只有极少数的研究成果转化为了创新技术和产品。中国企业对国内不报什么希望,只好依赖于国外的核心技术。”

  一些没有办法将研究商业化的研究人员,,往往通过其他手段增收,这几年也爆出了不少例贪污科研经费等案件,涉及多所学校。而在最近接触了一些学生创业者,其中也有不少人抱怨过体制的问题,也有人讲过老师为了自己的项目,与学生争利,甚至想方设法拆散了学生的创业团队。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稿件、图片均有可靠的来源,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并不代表新讯网观点,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本站自动屏蔽违反《广告法》词语。

请选择您浏览此资讯时的心情

相关资讯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主办单位:北京时代互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单位:西部数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