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从中国火到了国外,BBC近日的一则报道将它形容为“中国版的《纸牌屋》”,并分析:这部剧之所以能在中国引起轰动,主要是因为它展示了中国政治中鲜见的一面,但同时也展示了中国检察机关的强大。
在国内,除了一些年轻网友喜欢用CP、颜值等网络流行文化来“消费”《人民的名义》以外,人们最为关注的还是剧中所呈现的“大尺度”反腐剧情。电视剧中所表现的“小官大贪”“贪官外逃”“塌方式腐败”等行为或现象,早已通过中纪委网站和各种媒体报道为人们所熟悉,但能够真实呈现到荧屏之上,确实算一种进步。无论从什么样的角度来谈论《人民的名义》,都可以视为这部剧点燃了公众对反腐题材作品的期待之火。
《人民的名义》的走红不是偶然,用“应运而生”来形容它颇为贴切。2004年,因数量泛滥和过度“开采”,监管部门下文对反腐剧进行整顿,反腐剧退出各大卫视黄金档。十多年后的今天,中国反腐力度,,观众对这一领域的故事表现出强烈兴趣,创作者找到了反腐剧的立足点,《人民的名义》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
尤其在创作立足点这方面,《人民的名义》既大胆又客观,无论是角色形象还是故事情节,均大量从现实案例中取材,进行了生动、真实地刻画。在剧中,观众能看到贪官污吏的丑陋表演,也能看到检察院工作人员在工作与生活中的真实状态。不以“反腐”的名义刻意塑造“高大上”人物,也不以“反腐”来否定一切事物,让《人民的名义》在接了地气的同时,也能够传达一种正确的价值观,给观众一种希望,“正义必胜”成为整部作品的主旋律。
在抨击官场恶习与树立民众信心方面,《人民的名义》起到了很好的勾连作用,它紧紧地抓住了民心,表达了民意向背。在方式方法上,《人民的名义》放弃了以往文艺作品的含蓄与迂回,采取了最为直接的大众话语来进行表达,这在台词创作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比如,“老干部在高干病房一住就是18年”“你大把捞黑钱的时候,怎么没想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中国目前的政治生态,就是一把手,几乎拥有,的权力”……这些在民间早已广泛流传的声音或观点,一旦真实呈现于荧屏之上,缩小了民间话语与官方话语之间的“鸿沟”,观众发现:文艺作品原来可以与社会、生活、人心贴得如此之近。
《人民的名义》并非,之作,在人物表演和细节呈现方面也存在一些缺憾,比如节奏上时不时的啰嗦等,但在结构、人设、价值取舍等方面的稳固与坚硬,使得它瑕不掩瑜,成为反腐剧乃至于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的一个新标杆。
有人担心《人民的名义》之后,反腐剧会不会又扎堆。如果“跟风”的反腐剧,都能够像《人民的名义》这样禁得起时间的考验,经得住观众的揣摩,那么这样的剧在数量上多一些没有坏处。
从《人民的名义》身上,找到反腐剧的创作出发点,找到反腐剧生存的立足点,找到以“人民的名义”说真话、发现真问题的策略,值得其他影视剧创作者认真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