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地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最为重要的方法之一。如今,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已意识到,将天然或近天然的区域划作保护地(Protected Area)是非常明智的做法,因为这样可以有效保护物种及其栖息地,维持自然生态系统,以及地理、风景或文化价值。鉴于此,目前全球的保护地网络增长迅速。
保护地有哪些功能?
保护地具有相当广泛的功能。例如,出于保护脆弱海洋栖息地的目的,法国于1974年建立了塞尔贝尔—巴纽尔斯海洋自然保护区,它拥有成功的海洋物种和栖息地恢复经验,鼓励社区参与保护区管理,并积极推动渔业和旅游业的发展。目前,在比利牛斯山脉下的科特韦尔梅尔,具有专人指导的水下教育体验是最热门旅游活动之一。
像塞尔贝尔—巴纽尔斯海洋自然保护区一样,每一处保护地在建立之初就被赋予了明确的功能和目标。
维持对周边和下游地区有价值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供环境的弹性。例如,保护土壤和流域,并影响微气候;保护天然环境中的动植物种群,保证它们的自然选择和进化的延续;保护某种具有独特性的生态系统;保护迁徙性物种的重要停留地;为那些扩散物种或在一些情况下在其他地区被可持续性捕获的物种,提供安全的繁殖地。
此外,还包括保护当地文化以及当地文化与自然之间的联系;为适合发展的地区提供有价值的生态旅游及经济机会;为人们提供审美及具疗养价值的去处,使他们从中获得乐趣和启迪;保护动植物资源,为当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提供机会;为提高大众环境意识与宣传教育提供机会,为生物学探索和研究的继续提供活的实验室;保护具有巨大潜在价值的基因资源库等。
保护地面临怎样难题?
国外研究人员通过对41个国家调查发现,当前各国保护地系统管理已经发生很多重大变化,例如有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参与,采用了更多应用技术,得到了更多法律和政策的支持,私人企业的参与也在增加;经费来源渠道更多,,经费不断增加。
但另一方面,政府的投入比例则相对减少,2/3的保护地仍然面临经费缺乏问题,同时需要加强能力建设以及增加社区的参与等。
另外,保护地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远未得到发挥,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社区发展与保护之间存在严重矛盾和冲突。保护地产生的利益未能与当地社区公平分享,大量利益流入小部分人手里,如外来企业。社区居民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依赖自然资源而生存,也为自然保护牺牲了自身的发展权利,却没有从中获得相应的收益。部分贫困居民不得不通过盗猎、偷捕等手段改善生活,从而成为阻碍自然保护地有效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
自然保护地的主要产品是无污染的有机产品,但是由于产量小、单位价格高、通讯不便和缺乏品牌等因素,大部分产品无法得到市场认可,售价通常和普通产品一样,甚至更低。这些便导致了资源过度利用、污染等问题。
一个管理有效的保护地体系虽然对国家来说是无价之宝,但住在保护地附近的居民却要为此付出代价,包括失去经济发展机会。解决好保护和发展之间的矛盾,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难题。
如果管理和维护得当,保护地可以为当地提供重要的工作和商业机会,例如巡护、导游、宾馆及饭店工作,以及在运输、手工艺制作及其它服务行业的工作等。这些工作机会对贫困地区尤为重要。但是对于人口众多的地区,即使生态旅游管理效益好的,也常不能为这么多人提供足够的生计。
在中国,2013年初,来自科研院所、公益组织、企业、媒体等各行业的200多位专家,尝试探索一种将自然保护地保护与社区紧密联系起来、自然保护和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模式。通过调查研究他们发现,在自然保护地周边社区推广生态友好型生产,并为社区搭建完整的产业链,实现社区经济增收,可以缓解自然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有效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捍卫国家生态安全底线。自然保护地友好产品产于自然保护地允许利用区域及周边,有利于自然保护和当地社区发展并满足人类健康和精神需求的产品。
□ 小知识
什么是保护地?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保护地定义为:通过法律及其他有效方式用以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自然及文化资源的土地或海洋。在我国,保护地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天然林部分的国家森林公园以及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