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环保部治理环境理念的变化,机构改革也在进行中。
多个独立消息源向腾讯财经透露,3月3日上午,环保部召开大会,宣布将污染防治司一分为三,拆分为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司,并且明确了三个司的主要负责人;同时撤销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司。
新成立的三个司机关将按照业务板块,分别管理水、气、土壤三大领域。同时自然生态保护司的部分职能也划归到三个新司。
目前环保部官方并未宣布上述消息。不过,3月3日下午4时环保部宣传教育司主管、中国环境报社主办的官方认证微博“中国环境新闻”发布了《关于环境保护部机构调整的回应》。
回应称,去年2月,,有关部门批复同意环保部机构编制作部分调整,不再保留污染防治司、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司,设置水、大气、土壤三个环境管理司。“一年来,我们进行了认真调查研究,广泛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实施工作方案。待整个工作完成后,我部将专题向媒体发布。”
一位消息人士透露,在3月3日的大会上,环保部党组还宣布了干部任免。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司司长刘炳江任大气污染防治司司长,原污染防治司副司长李蕾任水污染防治司司长,原环保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副司长邱启文任土壤污染防治司司长。
相关专家指出,水、气、土三司的成立意味着环保部机构改革走出了坚实一步,我国的环境治理按要素协同管理将进入实质性的操作阶段。
此次机构改革后,新成立的水、气、土三司加上原有的自然生态保护司、核安全管理司将构成环保部新的业务板块设置。
“原来是业务条线管理设置,现在是业务板块管理设置。”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院长张益认为水、气、土三司成立后,将提高防治效率,特别是能更好的对接“大气十条”“水十条”和“土十条”。
2013年国务院开始实施“大气十条”,2015年4月发布了“水十条”;而业内认为“土十条”已经定稿,即将在2016年颁布。
腾讯财经了解到,原先环保部并未按照水、气、土等污染物的介质来划分司局级机构设置,而将污染物防治业务统一划归到污染防治司。
近十年来,污染物总量减排成为环保工作的主“抓手”,于是2008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司从污染防治司独立出来。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司的撤销耐人寻味。
一位不愿具名的环保专家指出,这反映出环保部治理理念由“环境总量控制”向“环境质量改善”的转变,更加关切老百姓关注的雾霾、黑臭水体等突出问题。
实际上从污染物总量减排来看,我国四项主要污染物,COD、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氮都按时完成;但是老百姓却感受不到环境质量变好。对此,“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
“环境质量改善是目的,总量控制只是改善环境质量的主要手段之一。二者是全面与局部的关系、目的和手段的关系、红线和底线的关系。”在2016年1月份举行的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陈吉宁指出,随着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和环境质量的逐步改善,总量减排就不是主要手段之一,将逐步弱化。
实际上,陈吉宁新任环保部部长以来,业内就不断传闻将启动新一轮的环保机构改革,特别是设立水、气、土三司。
“讨论了一年多了,关于新成立三个司的会议也开了好多次。”环保部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腾讯财经。
除了新设立三个司机关外,环评机构与环保部门的脱钩也是陈吉宁上任后的一项重要机构改革举措。
“去年在‘两会’上我也做过承诺,2015年底环境保护部直属的8家环评机构率先完成脱钩。我讲的脱钩是彻彻底底的脱钩,人、财、物全部脱离,是制度上彻彻底底的脱钩。”2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媒体见面会,环陈吉宁对中外记者讲。
陈吉宁会上进一步透露,2015年底之前环保部部属单位的8家环评机构已经全部脱钩;另外,2016年还有200家环评机构将与环保部属单位、地方各省市县环保部门脱钩。
上述不愿具名的环保专家预计,近一两年内,环保部的机构改革举措将相继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