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国内资讯 > 深度报道>正文

中国人改变世界的9种方式 令老外沉默

时间:2015-04-20 11:16:35    来源: ufo探索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中国的崛起,早已经成为世界舞台上一道最亮丽的风景,就像有诗人在诗中写道的这样: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也在看你。那么,在世界的眼中,中国的变化正给世界带来了一些什么?

  1、学中文成时尚

  目前,全球已有12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起了465所孔子学院和713个孔子课堂,推动了全球汉语热现象。

  2、中国人登月

  近日,国内着名的航空航天术论坛微博发文简介了国内前期方案论证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这篇博文内容来源于《航空学报》的一篇公开论文《新一代多用途载人飞船概念研究》,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载人航天总体部写作。可以视为中国,公开新一代载人飞船的概况信息。

  中国宇航员登月想象图

  美国月球和行星观察家协会执行董事约翰?威斯特福尔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从中国的航天计划来看,中国未来可以参考建立一个月球基地以及实现载人近地小行星和火星探测任务的愿望。在这一点上,中国可以参与到国际太空项目中来,甚至发挥主导作用。

  3、中国人买遍全球

  购物退税消费额较2013年增加18%,占全球总额的三分之一左右。俄罗斯、美国、印度尼西亚和日本游客的购物退税消费总额依次排在中国之后。

  里昂证券(CLSA)的一份消费者研究报告显示,香港对大陆旅客态度渐趋冷淡是导致大陆旅客将会舍弃香港改而前赴日本、法国、韩国及英国旅游的原因之一。报告预测,大陆游客今后将会在亚洲北部和西欧找到新的旅游热点。根据每个城市的5个项目给予评分,预测日本、法国、韩国和英国将会成为大陆旅客的,。

  4、中国装备“走出去”

  “未来一年,中国将鼓励企业参与境外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推动铁路、电力、通信、工程机械等装备走向世界。这是中国对自身在全球经济中专长的新定位,也是国际经济合作的新趋势,”俄新社日前播发的一篇文章如此评价。

  中国高铁走向国外

  如今,在全球范围内看,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国际产能合作的热潮正在兴起,也逐渐成为许多国家促进经济发展、减少贫困、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这一方面为中国装备“走出去”提供了重要机遇;另一方面,也为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在更高层次上深度融合、互利共赢提供了舞台。

  5、颠覆原有的国际秩序?

  中国近年来的经济规模迅速扩大,“中国崛起”话题受到国内外政、学界高度关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施蒂格利茨在2015年1月号《名利场》杂志上发表的名为《中国世纪》的文章就曾引发热议。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施蒂格利茨

  施蒂格利茨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已坐上世界经济头把交椅,依据是世界银行等机构发布的统计报告,按照购买力评价法,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应在2014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他认为,随着中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体”,新的全球政治经济秩序正在形成。

  中国提出了“独立自主”、“开放包容”的国际秩序主张,同时提出了新兴市场国家群体要求增加话语权的诉求,这对美国推行的霸权主义形成冲击。

  6、中国出境游

  该报告显示,45%的中国游客表示他们正在为了自己的旅行梦想攒钱,如果不考虑花费,在未来的24个月里,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仍是中国人出境游的理想目的地。41%的游客表示他们正在等待假期的到来去旅行。此外,有16%的游客认为货币汇率已经成为他们选择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因素。

  TripAdvisor亚太区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报告勾画出了2015年旅游业的蓝图。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游客又将增加旅游开销,并增加长途旅行的次数。

  7、中国移民

  不过,也有部分群体会选择距离中国相对近的地区和国家。英国第一大独立住宅经纪和顾问公司KnightFrankLLP住宅研究部负责人LiamBailey在此份报告中表示:

  现实就是,多数超高净值中国富人当前正在中国积累财富。因此,从生意角度考虑,他们需要留在相对靠近中国的地方。这可能阻碍其中一些人移民到(距离中国)过于遥远的国家。

  8、中国股市

  A股疯狂的态势引得全球的高度关注,据《巴伦周刊》报道,中国正在力推金融改革,将放宽个人和机构的对外投资,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基本可兑换,所以买入中国股票吧。

  中国股市

  中国股市多年来一直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股市,但是现在中国股市正在猛涨。此前,外界已经习惯于中国主导世界的制造业,现在要开始看到中国主导全球金融市场,这将对每个金融中心以及投资者都产生巨大影响。

  评论人士指出,鉴于这种大国战略带来的投资机遇,国际资本会从向美国流动转而开始向中国分散流动,这种效应在3月份亚投行形成的多米诺股票效应后尤其明显。

  9、中国经济转型

  所有这些都是在以明智的态度承认,鉴于很多行业都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投资在持续放缓,外部环境仍不稳定,投资和贸易增长放缓势必会影响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情况。

  中国经济转型

  中国能否达到上述仍不失为雄心勃勃的目标呢?答案是肯定的,但中国需要精心调整宏观政策并进一步推动改革。就财政政策而言,人们希望当局对地方政府用于投资的贷款持务实态度。就货币政策而言,该国央行适度下调了广义货币增长目标(今年是12%,去年是13%)。

  Business Insider的撰稿人Myles Udland对萨默斯指出:“全球经济浪潮已经开始从美国退潮,并正在朝着中国的方向运动”。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稿件、图片均有可靠的来源,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并不代表新讯网观点,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本站自动屏蔽违反《广告法》词语。

请选择您浏览此资讯时的心情

相关资讯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主办单位:北京时代互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单位:西部数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