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17日表示,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力争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
“从2015年到2019年,逐步将化肥使用量年增长率控制在1%以内。到2020年初步建立科学施肥管理和技术体系,科学施肥水平明显提升。”农业部种植业司司长曾衍德说。
根据行动方案,2020年将实现施肥结构进一步优化,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等养分结构趋于合理,有机肥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实现施肥方式的进一步改进,盲目施肥和过量施肥现象基本得到遏制,传统施肥方式得到改变;实现肥料利用率的稳步提高,从2015年起,主要农作物肥料利用率平均每年提升1个百分点以上,力争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肥料利用率达到40%以上。
农业部表示,实施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是推进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大措施,也是促进节本增效、节能减排的现实需要,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外,记者从农业部获悉,我国还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力争至2020年实现农药使用总量零增长。
减“肥”会否危及国家粮食安全?
农业部17日表示,力争到2020年实现化肥使用量零增长。为什么要提出化肥零增长目标?这一目标对粮食稳产是否产生影响?如何提高有机肥替代比例?新华社记者就此采访了农业部种植业司司长曾衍德。
为何要对
粮食的“粮食”减量
曾衍德说,近几年,因大力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化肥用量增长率出现下降。但我国农作物亩均用量仍高于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化肥用量过多不仅造成成本的增加,也对农业的生态环境带来一定影响。这正是我们实施这项行动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走出一条节本增效、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化肥零增长
会否危机粮食安全
曾衍德说,化肥减量非但不会对国家粮食安全造成影响,而且有利于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其理由有三:一是我国化肥用量较大作物主要集中在蔬菜和水果,把用肥量大的经济作物的化肥用量减下来不会对国家粮食安全造成影响。二是我国针对不同区域已经建立了一些成熟的技术模式,特别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的推广,不会影响粮食单产。此外,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和有机肥的利用,能够减少化肥用量,还能实现产量的提升和节本增效。
如何确保化肥
零增长目标实现
曾衍德说,我们开展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这样化肥减量的目标才能实现。主要的措施有以下几点:第一,推广机械施肥技术,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的问题。第二,推进农牧结合,实现有机肥资源化利用。第三,争取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应用有机肥。第四,创新服务机制,提高有机肥资源的服务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