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国内资讯 > 深度报道>正文

新常态下中国企业要励志:老板必须能抓住机会

时间:2015-03-11 13:29:48    来源:新华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新常态下中国企业要励志:我们为啥不能另辟蹊径?

  “在发达国家,如美国,有一些厂子很小,大概几十个人,但是他们的水平很高,能列入军火采购名单中,这就叫‘专精特’。”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秘书长张雨豹话锋一转:“可是我们国内的很多企业呢,同质化太严重,你能做我也能做,你做不了我也做不了。”他说着无奈地笑了一下,眼神里似乎藏有些许忧虑。

  在过去的2014年,通用机械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只达到了6~8%的增长,虽说作为一个体量达上万亿的庞大市场,即使是零增长也依然足够养活一大批企业,但这毕竟同时意味着,行业发展增幅已延续了近几年的下跌趋势,且,跌落至个位数。改革开放已经过去了30多年,我国很多装置的基础设备也到了大修或者更换的时候了,改造过程需要通用机械的支持,所以为行业内的企业提供了机会。与此同时,节能减排改造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张雨豹曾在接受《中国机电工业》采访时说过,改造就是在做节能减排的工作,对于通用机械来说,这个市场不但会长期存在,而且潜力无限。所以,谁能够抓住这个机遇,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让记者更清楚地理解他的意思,张雨豹便举了一个例子:“过去采油的时候,伴随着油被一起采出的天然气往往就烧掉了,不仅浪费,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可是如果在每个油井口建分离装置,再建造双管道输送,投资太大。但是现在‘油气混输’技术装备就可解决这个问题。正常来讲,用泵打带气的液体会损伤设备的寿命,同样的,使用压缩机时又怕气体中带有液体,可是新技术改变了这样的情况。如今,通过油气混输技术装备,井口上只需要安装泵或压缩机,再通过一根管道将抽出来的混合物质输送到集中站,等汇集到一定量再进行分离。” 这样的技术进步,不仅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还可以降低污染,似乎正符合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

  所谓新常态,张雨豹认为具体表现为市场需求饱和、发展增速放缓,产能过剩需逐步消化等等,“在新常态下,企业家思维的转变是非常重要的。”张雨豹说道:“现在市场需求变得隐性了,老板必须能抓住机会。”的确,从2014年的情况来看,行业内的,企业下滑幅度比较大,产值、利润的增幅都到了6%以下,有些企业甚至出现了负增长。而占据了整个通用机械市场60、70%的量大面广产品,更是竞争日趋激烈。显然,新常态之下,要想寻找新的发展机会,企业必须发现那些潜伏于事实之下的隐性需求。就像乔布斯设计苹果时,首先将产品定位于“手机改变人类的生活”而不只局限于“通讯工具”本身,因此IPhone一经出世就实现了革命,挖掘隐藏在客户心里的需求才能占尽先机。这一点恐怕是企业成长为“专精特”所要迈出的第一步。

  找准定位后,企业就要下功夫去提升技术、进行创新了。“企业应该向个性化发展。在德国,也不是个个公司都能成为西门子,但是很多中小型企业的水平都很高,他们追求的是在细分领域做到,。”张雨豹认为,中国企业也应该尝试做一些技术含量很高,并且有一定难度的产品,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的“个性”。其实,在通用机械行业,已经有一些企业在默默地向“专精特”的目标出发了,成立于1993年的江苏金通灵流体机械公司就是这批先行者中的一员。金通灵的主营产品是风机/压缩机,然而作为一家天生怀有雄心的企业,他不愿只做一些量大面广产品。公司对自己的定位是:集研发、制造于一体的技术密集型现代化高端装备制造服务型企业,成立的20多年间,金通灵陆续开发了很多新产品,比如中小型离心压缩机、磁悬浮轴承高速鼓风机等等。2014年11月23日,由金通灵开发的目前国内,的离心蒸汽压缩机在南通生产基地试车成功,这项产品不仅可以应用在工业领域,而且在高浓度污水处理等环保工程方面也十分实用。金通灵将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作为自己的一项追求,并且获得了市场的认可,足以算得上是树立了一个“专精特”的好榜样。然而,从整个通用机械行业来看,这样的企业毕竟还太少。

  张雨豹也能体谅企业的难处,毕竟创新不是简单的上下嘴皮一碰的事,它需要企业长时间人力、精力和资金的投入。“在倒逼机制的促进下,很多企业已经有了积极创新的意识,也增加了创新投入。可是大家的试验检测发展水平不行,导致研发结果不理想。”张雨豹难掩无奈:“许多试验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沈鼓就为了十万空分空压机的国产化在营口花费巨资搭建了一个专业的试验台,而国内通用机械行业的大部分企业是不具备这样的能力的。”可是即便如此,企业还是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做出,的努力,因为与付出相比,提升技术、实现创新所带来的好处将会持续更久。据统计,目前我国中高端通用机械每年的进口额大约在150亿美元左右。这还不完全包括设在中国的外资企业的销售额,如果能把这块市场拿下,必然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机会。同时,如果中国制造的产品能在品质、技术含量以及服务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那么企业就可以走出,,到世界市场上寻找机会,从国内的竞争红海中退步抽身。甚至从宏观上来看,这也非常符合我国所制订的“能源装备走出去”的战略。记者 杨京宁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稿件、图片均有可靠的来源,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并不代表新讯网观点,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本站自动屏蔽违反《广告法》词语。

请选择您浏览此资讯时的心情

相关资讯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主办单位:北京时代互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单位:西部数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