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文辉 时评作者
一档“去哪儿”真人秀电视节目最近引发争议,焦点是性别不同的未成年孩子与成年人应有怎样的相处“尺度”。实质上,这是舆论对“性教育”的分歧。
无独有偶,最近在德国也发生了一起有关性教育的纷争。德国几个州的教育部门在新学年颁布了教育改革新规,对性教育课程也做了调整,这在一些地方引发争议。实施教改的汉堡、黑森州、巴登-符腾堡州等地过去几个周末一直有人上街集会,反对性教育课改。一个组织的负责人情绪激动地说,学校不该放松、更不该灌输,导致学生“忘记了性别”、“丢失了伦理”。组织者说,全德大约150万人参加了反对性教育课改的活动。
这次课改,以位于德国西南部、人口和面积列全德第三的巴登-符腾堡州为例,性教育课改中将“接受性的多样性”列入教师授课指引,恰恰这一点让不少家长十分不满。在他们看来性别很简单,除了男人就是女人,学校应该守护基本伦理,不应该身居前卫。
有繁衍,就有性。性教育在人类历史上从来就有,但这个话题却一直是“雷区”,甚至是“禁区”。它涉及宗教、伦理,立场、尺度的不同会引发争议、触碰红线,甚至引来杀身之祸。美国第一位参选总统的女性伍德哈尔因为提倡男女平等和自由爱情,在19世纪被认为是离经叛道,遭嘲笑、被封杀,后被投进监狱,当时的美国媒体称她为“撒旦夫人”。及至当代,性教育在一些国家仍被认为是“伤风败俗”,比如印度第二大邦马哈拉斯特拉邦政府,几年前就以西方性教育低俗且有导致印度年轻一代放纵之虞为由,禁止地方中小学实施,政府规定的青春期性教育计划,也禁止老师在课堂上指手画脚讲授性知识。 那么,被政府禁止的性教育内容是什么呢?其实这些教科书只是介绍了男女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对性行为的认识,要求学生说出性器官和生殖系统各部位的称呼以及鼓励学生讨论诸如“如果当时没有保险套怎么办”等有关问题。但是这在很多家长甚至教师看来,都是不能接受的。一名中学教师抱怨说,这种问题即使对大人来说,也难以启口,又如何在公共课堂上向学生传授。他认为应该沿用传统的做法,直接告诉学生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这就可以了。等他们长大,自然就会明白。
在日本,有关性教育的“争议”呈现另外一种形态。据统计,日本17岁的中学生近一半有过性经验,1990年时这一数字为约20%。青少年性经历增多,从而导致这一人群中性传播疾病蔓延以及少女流产率上升。日本社会普遍认为应加强性教育,但观点出现尖锐冲突。一派强烈要求使性教育的内容更加详细,另一派则认为学校提供的性教育内容已经非常详尽,还有一些人认为就应该实行严厉的“禁欲”教育。
“宽”还是“严”、详细还是粗略,关于“尺度”始终是教育方承受压力的核心问题。联合国组织曾编写的一套性教育指导教材,也引发同样的争议。这套教材的主要目的是降低年轻人的艾滋病感染几率,通过指引指导老师教授青少年如何认识自己的身体构造、性关系以及由此传播的疾病。考虑到教育的适配度,教材分为四个级别,分别面向四个年龄层次的青少年。由于教材建议讨论同性恋问题,将节欲描述为防止感染艾滋病和意外怀孕的选择之一,很多保守组织和宗教组织提出激烈批评,联合国,被迫推迟了教材的出版日期。
总体而言,西欧国家的性教育相对充分、靠前,但也存在自由观点和保守主义的长期争执。还有一个隐性的争议是关于性教育的承担者。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认可学校从事这项工作,对于家长向孩子传授方法和理念则讳莫如深,不知所措。根据法国的一项民意测验,家长们对孩子的性教育显得有些茫然,他们中有65%的人认为,学校应该提供或多或少令人满意的终身性教育。本世纪以来,法国中学的性教育课是义务的,三四年级每年有两小时课程。教育部门认为这太少了,且始终没有普及,家长也需要承担性教育的责任。学校很多教师也认为,对性的忌讳和回避依然是社会文化中的一个主流现象,因此引发的偏见和误解,让性教育始终是一个敏感之地。
“时”和“度”也是性教育的长期困惑。从什么时候就需要给孩子传授这方面知识?怎样才是对不同年龄孩子适度的教育?不同的研究有不同的观点。部分专家认为,婴儿从两岁就能够感受性别的不同,这就是性教育开始的年纪。比较主流的观点是五岁,这个年纪的儿童对性别和性都开始有认知了。持这种观点的英国性科学家英厄姆认为,性教育内涵丰富,因年龄、性别施教要非常科学,比如对小学生的性教育,目的当然不是教授如何进行性行为,而是如何处理两性关系。他同时坚持性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为回避或者忽视性教育是错误的,因为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世界上有哪个地方的性教育导致了青少年提早发生性行为。
【更多新闻解读,微信添加公众账号“今日话题”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