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岚 时评作者
每年十一月初寒风初起的天气,似乎都是怕冷的人们最难挨的日子,好在从昨天起,本市开始提前两天正式供暖。当暖气开始温热,舒适的家居生活又重新开启。但此前曾有媒体报道,按采暖季平均成本计算,每提前或延长,供暖,全市需增费用支出7000万元。
集中供暖的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都不容忽视,但是在北方的寒冬,暖气又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如何在尽可能降低成本的情况下保障温暖,就是需要不断研究、不断改进的问题。
据报道,昨天上午10时许,媒体记者跟随热力集团测温人员来到朝阳区居民陈先生家中进行测温,23.4℃、22.1℃、21.8℃……各房间的温度都在21℃以上。陈先生告诉记者,平时在家穿单衣就感觉很暖和。
这样一个日常的体验,既说明了该小区供暖有保障,热力部门尽到了应尽的职责,但或许也会带来两个疑问:其一,现在还不是最冷的时候,当室外气温降到了零下十几度,是不是人们还都能享受18度以上的室温呢?其二,如果冬天在室内只需要穿单衣,那么是不是有点“奢侈”?
其实,供暖不太热或者太热一直都是常见的两个问题。在有的小区,尤其是不属于热力集团管辖的老旧小区,暖气不热并不罕见,例如上午九点钟笔者身处的房间就只有16.5度。尽管按照规定,自报修之日起至室温达标期间的供暖费将按比例退费,但是有的时候,个别供热单位会在下午两三点来测温,那时,恐怕室温升到18度完全没有悬念……
但是在有的小区,以及一些商场等公共场所,却是一进去就热风扑面。这样的话,一方面在屋里可能会让人感觉燥热不适,室内外巨大的温差又容易导致感冒;另一方面,让温度低一点也可以进一步缩减经济成本,并且少消耗一点能源。
所以,测温既需要更规范的标准,比如说几点测、室外温度多少的时候测,也需要关注室温超标的问题。对于供暖温度太高的建筑,同样应该采取有效的手段进行控制,从而做到“损有余而补不足”。
当然,一些老旧建筑物的不热,和一些新小区或者公共场所的太热都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但是在“黑科技”被不断制造出来的今天,我们也期待着供暖方面新技术、新办法的出现,从而实现更精准、更个性化的供暖服务,在送达温暖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一点碳排放,为蓝天做出贡献。
比如说,早几年有的小区就安装了温控器,居民可以自行调节暖气阀门,控制供热量。那么,这样的技术能不能升级改造,安装在暖气管道上,尽可能让绝大多数的小区实现相对精准的控温呢?
更进一步,对于公共建筑,也不妨根据其功能进行控温。例如医院里的病患体弱怕冷,所以那里的供暖温度需要高一些;笔者常去的一个健身房供暖以后室温也在20多度,就完全没有必要,属于对资源的过度浪费。
总之,在冬天里我们更需要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所以,科技化、精准化的供暖服务理应成为努力的目标。
【更多新闻解读,微信添加公众账号“今日话题”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