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国内资讯 > 热点产业>正文

救救“问题少年”

时间:2016-09-27 16:42:01    来源: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社论

事情比想象中复杂得多,也可怕得多。

“弑母少女”陈欣然身后的“网戒学校”,终于浮出水面。今年2月份,陈欣然被“设套”抓进山东科技防卫专修学院,她在日志中记录了暴力抓捕、学校教官动辄体罚打骂学生、对着便池吃饭等经历。澎湃新闻的报道揭示了这所学校的残酷,蛮横的教官,以及履历复杂的所谓“心理专家”。

在杨永信“网戒,”时隔多年重新成为热点之后,山东科技防卫专修学院的曝光引出一个问题,到底还有多少这样的“网戒”场所?

虽然没有“电击疗法”或者所谓的“低频脉冲疗法”,但山东科技防卫专修学院的模式和杨永信的“网戒,”如出一辙。无论全封闭、军事化的风格,还是以暴力为实质的“教育”过程,都如出一辙。

网戒学校不光针对网瘾,它们对准的是“问题少年”。网瘾、厌学、叛逆、同性恋、精神病,都被归为一类。在那里,青少年没有被当成人来对待,而是被当成不合格的花草、不听话的宠物。矫治方法则简单、粗暴,以不变应万变。与其说是教育,不如说是改造或修剪。

网戒学校的大行其道,说明法治在中国社会的渗透力还很弱。家长、学校、教官,所有人都意识不到孩子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需要尊重。大胆的办学者与无知的家长合谋,肆意侵犯青少年的人身权益。最令人不解的是,这些学校都是公开办学,即使媒体曝光之后,监管部门对网友感到愤怒的现象似乎也无动于衷。

“问题少年”即使真需要矫治,也只能用合法、科学的方法。而青少年被强行关进网戒学校,只需要家长一句话。这说明,这些孩子事实上还是家长的附属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犯罪嫌疑人都不能例外,何况只是家长看不顺眼的孩子。不能让媒体和网络成为保护孩子的,防线。

【更多新闻解读,微信添加公众账号“今日话题”收听】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稿件、图片均有可靠的来源,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并不代表新讯网观点,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本站自动屏蔽违反《广告法》词语。

请选择您浏览此资讯时的心情

相关资讯
    无相关信息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