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龙贵 时评作者
这个行业还没有建立起与之相匹配的规范和约束体系。软件漏洞、从业人员素质低下、平台管理混乱……这些问题其实普遍存在,并且不是不能加以改进和完善。
网约车司机使用某作弊软件,与网约车客户端同时打开,就可以逃避网约车公司的派车规则,挑自己喜欢的单,甚至可以位置欺骗,将10公里的距离变成11公里,多收乘客的钱。8月28日,开发销售该软件的团伙在广州被北京警方抓获,5名嫌疑人现已被刑事拘留。据了解,专门针对网约车软件漏洞非法牟利的案件,在全国尚属首例。
此案与前不久发生的“员工抢月饼被开除”事件有些相似,都是利用技术手段突破网络漏洞,从而达到谋取私利的目的。不过我以为,相比之下,此案显然更值得深入讨论一番。
网约车是新经济的代表,通过集纳闲散社会资源加以充分利用,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化。这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互联网技术。相比于传统出租车行业,它一方面减少了运营成本;另一方面,解决了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但正如我们常说的,科技是把双刃剑,有利肯定也有弊,再好的技术都不可能没有漏洞,也就都有可能被另一种技术所击败。这是技术的宿命,也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战争。
而司机和犯罪团伙正是瞅准了网约车平台的后知后觉、跟进乏力,“研发”和购买专门作弊的软件,利用软件逃避网约车公司的派车规则。这种作弊行为,短期来看是侵害了网约车公司和乘客的利益,长远看则会因为突破了底线,恶化行业生态,最终对整个网约车行业构成致命的打击。据报道,今年以来,全国多个地区有3万余名司机购买、使用这种作弊软件,致使网约车公司损失600多万元。由此可见,作弊软件的威力之大,破坏力之强,没有理由对作弊行为坐视不管。
更重要的是,网络交易不是面对面的交易,它固然能够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但也存在失信的风险。规则一旦被别有用心者践踏和破坏,甚至在利益诱惑下形成一种“破窗效应”,那么网约车的信用基础也就可能随之崩溃。悲哀的是,到那时,没有谁会是真正的受益者。那些使用作弊软件获利的网约车司机,说起来也不过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当然,新生事物总要有一个成长和适应的过程,才能逐渐走向成熟。网约车正式获得合法身份后,舆论一片欢呼,但也有不少人准确地预见,网约车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这个判断来自于,网约车的发展太过迅猛,这个行业还没有建立起与之相匹配的规范和约束体系。针对网约车软件漏洞非法牟利的首案发生后,纠错机制在哪里?最需要思考这个问题的,就是网约车公司。软件漏洞、从业人员素质低下、平台管理混乱……这些问题其实普遍存在,并且不是不能加以改进和完善,但是,目前不少网约车公司似乎更愿意把精力放在如何快速盈利上,这其实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的表现。
【更多新闻解读,微信添加公众账号“今日话题”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