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红漫 经济学博士
楼市限贷政策松动已有半月左右,有媒体报道称,市场似乎仍在翘首以盼各大银行将出台的“分行细则”。事实上,即使未来分行细则一一落实,具体到每家支行的做法仍将不会完全相同,这也就意味着,对于购房者而言,期待总行或分行细则出台的愿望可能落空。
房贷新政在业界引发一片涟漪,尤其让一批改善型购房者看到了入市时机。相形此前“认房又认贷”政策,首套房贷结清者再购房时,不仅首付压力由60 %- 70 %下调到30%,而且预期借贷利率也将有所回落。对此,上海财经大学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第三季度上海消费者购房意愿指数43 .6点,环比回升7.7点,同比增加5.1点。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为短期内房价可能会较为稳定,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开始释放。
不可否认,全国房价连续环比下降的趋势已对相关产业造成一定影响。尤其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语境下,房地产业的平稳运行将有助于防止各地经济指标出现大幅波动。恰因此,目前除北上广深之外,其他实行限购的城市都已经陆续取消了限购政策,地方政府希望借此提振楼市、并带动土地出让市场重回繁荣之景,以疏导区域性金融风险。但事实表明,在商品房总体供大于求的语境下,限购令松动所释放的购买需求并不足以消化庞大库存,房市资金链条紧绷仍是束缚其交投的重要羁绊,是为金融主管部门此番松动房贷政策的背景所在。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房贷新政对当前交投清淡的楼市而言只属于“微刺激”,房价不可能因此而再度昂头向上。
事实上,对首套房贷的重新认定的确有利于保护改善型刚需,但却不足以带动楼市重回往日辉煌,毕竟作为政策执行窗口的商业银行并未表现出积极回应之态。时过境迁,房地产的行业风险聚集,房贷已从商业银行的优质资产沦为了“鸡肋”。今年以来,商业银行贷款一直保持高位运行。央行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77.63万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房地产贷款增加1.54万亿元。时下已接近年底,部分银行房贷额度已经用完,向楼市进一步输血的增量较为有限。
更为重要的是,新政所建议的首套房贷利率下限执行可能性较小。目前贷款基准利率为6.55%,下限7折利率则为4.585%,而同期银行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平均已达到了5%左右。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还款周期较长,利润率偏低,如若再进行折扣优惠那么银行到手盈利所剩无几,甚至还可能要亏本。显然,对于趋利避害的商业银行而言,向购房者大面积提供优惠贷款在财务上是不可持续的。所以,在新政公布后的十余天里,各大银行的具体指导意见仍难清晰。
其实,随着金融业市场化改革的渐次深入,商业银行对行政部门惟命是从的态度也在悄然转变。如今银监会已正式批准三家民营银行的筹建申请,虽然民营银行的客户基础、市场口碑尚无法与大型商业银行比肩,但政策破题奏响了全面开放金融业竞争的“序曲”。此外,存款保险制度框架已日趋明晰,银行破产将成为可能。这意味着,让银行“躺着赚钱”的传统利差已受到大幅压缩,未来银行将越来越多地直面市场化竞争。因此在房贷问题上,商业银行更倾向于以收益与风险对等的市场逻辑进行衡量。对于银行的市场化抉择,外界不应给予过多干预,行政部门只有在“无形之手”失灵之时才有义务对其进行纠偏。当然,对于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主管部门有必要主动承担起“保底”职能,通过建立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实施专项财税优惠政策和信贷支持、吸引社会资本全面参与建设等方式,向社会提供充足的保障性住房,而不可能强行要求商业银行代为承担起这一公益性责任。只有在楼市清晰厘定行政与市场的边界,才可能规避社会资源配置失序之忧,进而带动楼市走向平稳发展之路。
今日话题出书啦!点击购买《是真的吗—你所知道的健康常识往往都是错误的》
【更多新闻解读,微信添加公众账号“今日话题”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