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国内资讯 > 热点产业>正文

构建服务“一带一路” 战略的新型投融资机制

时间:2015-10-23 14:40:30    来源:能源评论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在发展“一带一路”的前期,大量港口项目必不可少。这就意味着,我们不仅需要持续的、大量的资金投入,更需要根据国内投资者实力以及国际投资项目的实际情况,打造新型而灵活的运作方式,让更多投资者看到潜在收益。

  文•黄剑辉

  在投资领域,基础设施造价高,工程量大、建设期长、回收期长。同时,回报往往很难转化为直接的现金流,港口就是最典型的项目之一。

  在港口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港口航道、防波堤、导流堤、助导航设施均为必建设施,且每个项目的投资额均在亿元以上,这无疑让“期待快速回报”的金融投资机构望而却步。

  如果从单纯是否亏损的角度来看,类似基础设施项目是否需要,就会错过其在当下的价值。回顾一下农耕文明时期,特别是在禁海政策施行的时代,如果要和外界进行贸易往来,只能通过丝绸之路。而工业革命带来的一个重大变化是,自给自足被打破,小作坊式的生产模式就很难维持,原材料都是长途运输的,甚至是全球供给原料配件、全球销售。而这种变化,决定了港口的意义和潜在投资价值。

  在发展“一带一路”的前期,“基建先行”已经成为一个共识,而其中,大量港口项目必不可少。这就意味着,我们不仅需要持续的、大量的资金投入,更需要根据国内投资者实力以及国际投资项目的实际情况,打造新型而灵活的运作方式,让更多投资者看到潜在收益。

  灵活操作“PPP”

  从以往的经验看,政府首先要在港口的投资其中发挥作用,如从供给端打造一批金融机构,提供政策性金融性贷款。

  但更重要的是,政府应当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充分参与。比如,政府可以提供贴息贷款,如果政府代为支付部分或全部贷款利息,就可以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社会资金参与,解决回报率比较低的问题。最终让港口的收益包括“自身受益”和“贴息”两部分,满足商业性金融机构对于收益的追求。

  另一个做法是促成“进行期限互补的匹配”。这种方式可以看作“PPP”的一种灵活操作。具体的模式是,政策性银行投资一个港口,贷款期是30年,当其完成了前20年的建设后,它把剩余期限的存量贷款,卖给商业性金融机构。

  这样做其实能够获得一个双赢的效果。

  对于世界银行这类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来说,其贷款多是10~20年,导致流动性较差。具体对于世界银行来说,眼下由于美国不肯放弃股比,资本增资的可能性很小,这就使世行每年可用的贷款额很少。如果能够在20年左右卖出贷款,获得新的现金流,可以投资到新的项目上去,资金流动性加快。

  这种模式可以针对商业金融机构,因为港口项目诸多风险难以评估,比如能否建成、建成能否运营等等,一旦真正出现上述情况,风险也会让这类机构承受不起。因此,其往往不会在项目尚未建好时候参与投资。如果能把后回收期变短,商业性金融机构不仅能够获得利差,也减少了诸多风险。

  这种模式的关键在于,让不同的金融机构发挥各自的特点——前方让政策性金融机构介入,后期让商业性金融机构购买存量贷款,这是破解基础设施港口建设贷款难,把商业性金融机构引入基础设施领域的方式之一。

  引入平台思维

  除了上述传统的做法,我们还应该充分考虑未来的国际融资模式。因为,“一带一路”的多数基建港口项目位于国外,而对世界很多国家来说,多数有项目但缺乏资金,而如何实现资金和项目有效对接,让融资方式更为顺畅,就不应该仅仅使用传统的融资模式,而应当引入平台化和结构性金融产品的概念。

  过去,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的一大弊端就是成本过高、效率过低,大量的,都花费在专家评级、项目审定等费用上。而随着互联网、大数据被各行各业使用,类似港口的大型融资项目,也完全可以使用类似目前流行的打车软件的模式,以减低无效的成本,增加对接的可能性。

  以亚投行为例,首先建立一个覆盖全球的平台,形成需求端、中间方和投资端三个入口。在需求段一侧,各个项目可以根据自身港口的融资情况,报出所需要的金额;而作为中间方,国开行发挥自身专家的能力,对其提交的项目进行审核、评级,做好结构化金融安排,明确利率等内容,并使用好贴息等工具;随后,在供给端,必然会出现国内外各方构建投融资主体,如银行、基金、保险的积极进入,通过中间方搭建的平台和评审,其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切入点。

  如果直白的说,这种做法就是“让有钱的出钱、有项目的出项目”,作为亚投行,本身不用出太多的钱,而商业金融机构,不用自己跑到国外做评审,导致一系列重复劳动和高成本,各家投资者,只要拿亚投行的权威报告作为投资依据就可以。此外,中间还有统一的信用结构安排,让各方都承担自己可以承担范围之内的风险,在形成对接的同时,大大降低综合成本。

  规划“联合舰队”

  如果要让投资机构看到真金白银的收益,还有一点必不可少——在投资中,须提前考虑“矿电路港”一体,形成“联合舰队”式投资规划。

  作一个比喻,如果政府只修一条路,很难在短期内收回成本。但如果同时,这条路周边建设了房地产等配套设施,并运转良好,政府就能很快获得收益。也就是说,投资的时候要通过系统化、产业链来考虑规划。

  针对国际资源地的投资就更是如此。港口码头的建设看似庞大,但只是其中一项,电力、道路和相关建立工业园区建设也必不可少。因为当下,有些国家根本没有类似的配套设施,要想顺利地将资源变成收益,要在项目开始时,就结合其工业、农业等诸多方面的特点,进行一体化设计。

  比如,西非很多国家拥有矿产资源,但没有路、没有港且电力不足,只有实现体系化,把资源以较低的成本转化为产品,并顺利运送出来,才能最终实现盈利,体现开发价值,也符合工业化时代“大进大出”的特点。

  同时,这种“联合舰队”的模式直接关系到港口的回报前景。

  众所周知,港口的回收期和吞吐量有关,而吞吐量与港口所处的经济,有关。经济,的大小、宽厚和水平高低密切相关。比如上海宁波都在长三角、深圳广州依托珠三角,这两个“,”保证了货源的流入流出的量,保证港口的吞吐量。

  而“联合舰队”式投资规划的价值,就在于促进原来经济落后的地区,尽快积聚人脉、在政局稳定的情况下尽快发展经济,最终形成形成有价值的经济,。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稿件、图片均有可靠的来源,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并不代表新讯网观点,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本站自动屏蔽违反《广告法》词语。

请选择您浏览此资讯时的心情

相关资讯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