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国内资讯 > 热点产业>正文

央企高管眼中的限薪:薪水大幅下降 任职央企不光为钱

时间:2015-05-04 14:40:04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p34

  央企高管限薪令即将下发

  【特别报道】 谁会离开央企?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李忠在4月2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针对,管理企业负责人的薪酬改革,由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起草的配套办法,和由各个薪酬审核部门制定的改革实施办法都已经完成,并将在近期提交审议。

  这表明,央企高管们关心的薪酬改革实操细节,进入了发布,。

  其实,进入2015年以来,央企高管的“钱袋子”已经纷纷开始“缩水”。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央企高管自曝月薪8000,立刻有网友跟帖表示,“这是侮辱群众智商”。有媒体发起“央企高管离职因减薪?”的讨论,体制外人士揶揄,“央企高管即使没工资也是人们争先恐后抢的岗位。”

  收入的锐减是否会导致央企高管不作为?央企高管会因为限薪而离职吗?这不仅是公众关注的热点,也是每一位央企高管面对的问题。

  央企高管眼中的限薪

  薪水大幅下降,但任职央企不光为钱

  2015年1月开始,,管理企业按照关于深化,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的意见调整了企业负责人的基本年薪标准。

  调整主要涉及72家央企,涉及的人员为,管理的央企负责人。具体调整范围将包括由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责任并由组织部门任命负责人的53家央企,如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移动等,以及国资委不直接监管的其他国有银行、铁路等19家特大型国有企业。

  ,党校教授徐平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这个方向很明确,针对的是由组织任命、有行政级别的央企高管。”据记者了解,目前副部级公务员的平均年薪大致是10万~15万元,而行政级别同为副部级的部分行业央企负责人限薪前的年薪达到100多万元。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电力投资集团总经理陆启洲、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和中国五矿集团公司董事长周,均自曝月工资不超过8000元。引起公众热议,有网友跟帖直言,“央企高管月薪8000是侮辱群众智商。”

  事实上舆论哗然的背后,是公众不了解央企负责人的收入组成。换句话说,几位央企领导“自曝”指的是其“基本年薪”(“基本工资”)部分。

  根据2015年1月开始实施的央企负责人薪酬改革方案,目前央企负责人收入由基本年薪、绩效工资、任期激励三部分组成。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对该方案如此解释,央企负责人基本年薪是央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两倍,基本年薪按月发放。绩效收入要根据考核情况,按照不同企业的经营规模、经营效益,在考核的基础上发放,原则上不能超过基本年薪的两倍。任期激励是指3年一个任期,在任期考核基础上,按照不同系数确定发放标准,但不能超过基本年薪和绩效工资的30%。

  事实上,陆启洲、常小兵、周,自称的8000元月薪实为基本工资,根据尹蔚民对央企负责人薪酬改革方案的解释进行推算,上述三位高管的基本年薪为96000元,每年获得的绩效收入与任期激励分别不会超过20万元与10万元,将三部分相加,年薪不超过40万元。

  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中国通用技术集团董事长贺同新、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董事长奚国华,均在今年不同时候对媒体表示各自的工资已经下降。其中刘振亚表示,没有限薪时,其年薪超过100万,现在其是公司降得最多的。贺同新称,和2014年的税前收入相比,他的薪水大约下降了45%~50%。

  某中字头能源行业央企党组成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按照现在的制度设计,他今年的税后年薪在35万左右,比往年下降了约三分之二。

  当记者问及降薪是否会影响他的工作动力和热情时,该人士明确予以否定,但他同时表示,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以及企业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和角度看,降薪可以有指导性政策,但,不要“一刀切”。他认为,“毕竟我们是企业的高管人员,不是国家公务人员,应该因企而宜、因人而宜,若‘一刀切’,有‘懒政’的嫌疑。”

  曾先后担任中海油和中石化两家央企董事长的傅成玉,曾这样解释他对于央企高管限薪的理解,“我觉得意义不在赚钱,你把一个大公司发展好了,在国际上有竞争能力了,像我们这些人,我的国际同行就尊重我,我走到世界哪儿我受尊重,我觉得这是中国人很难得的东西,比工资重要,比收入重要。”

  上述能源行业央企党组成员表示,“在央企任职的高管,已不是单单为了钱在工作,愿意走出体制的,不降薪也会走出去,不愿意走出体制的,降薪也不会走出去。”

  徐平表示,“央企高管有钱有权,有里有面,其职业晋升通道和社会地位等非物质激励强度大,即使薪酬下降、职务消费削减,其整体激励水平仍然很高。”

  “制度设计只是一方面,如何落地,关键在执行。” 上述能源行业央企党组成员也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了他的关切,“如何考核、考核什么、怎样考核,这些是高管降薪真正的破题关键。”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稿件、图片均有可靠的来源,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并不代表新讯网观点,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本站自动屏蔽违反《广告法》词语。

请选择您浏览此资讯时的心情

相关资讯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主办单位:北京时代互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单位:西部数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