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数电影的各种题材,纪实类战争片是我的最爱。对,没有之一。
我不太同意男人喜欢看战争片都是因为骨子里争强好胜的观点,至少我不是。在生活中我是一个性格温和,喜欢随意而安的人。 战场上的血脉偾张,各种武器力量的冲击,并不能在视觉上带给我强烈的满足感。
战争,是一种充分彰显人类两个极端面的行为。我之所以喜欢,是因为它既能摧毁人性,也能构筑出不同往常的崇高人格。时势造英雄,这种对比给予的反思,我无法从虚构的影片中获得,纪实类战争片是唯一有资格去彰显这种维度的。
如果没有战争,姚子青或许只是一名黄埔军校出身,在军事作战领域颇具才华的高材生,但战事的层层推进,激发升华了姚子青的爱国使命感。在我看来,导演组很沉得住气,并没有通过台词引导和前期剧情强行渲染这个人物,随剧情的推进,潜移默化地传播意识形态,民族英雄顺势深入人心,没有大家气魄是很难把握好这种叙述手法的。
对比《捍卫者》,我想到了前段时间大家对于“抗日神剧”的吐槽:手撕鬼子、裤裆藏雷、石头炸飞机,还有咬口包子就能当炸弹的“神功”,这种玷污历史的恶趣味让人愤慨不已。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数量约5亿,但因战争死亡的人数直达3000多万,相当于每100个中国人中就有7个死于抗战,国之大殇本不容一丝愚弄!大家一致反对的言论也直接说明了国人更期待高质量战争片的内容输出,历史理应被铭记被尊重。
捍卫者除叙述手法,更吸引我的是对人性不同层面的展现。电影的诞生让每个人都能“经历”与自己迥然不同的人生轨迹。我既喜欢电影《一一》用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交织出的人生余味,也会贪看极化情境下人们无所遁形的真实一面。因为我清楚,那时人所考验的东西,已非生与死。
宝山抗战发生在1937年淞沪会战时期,它带出了中国抗战史上最为惨烈的一段记忆。宝山位于长江三角洲,属吴淞口要地。作为淞沪会战主战场的一部分,宝山能否守住事关重大。当时日本人想通过淞沪会战在三个月内迅速瓦解中国,中国军人的誓死御敌,让日军久战未胜,这场战役打得极为惨烈,因为当时兵力的悬殊,日军有超过4万人的伤亡,而我们达到了30万人,我想当时的战场大概就是人间炼狱吧。
而《捍卫者》所讲述的就是这场炼狱中实不能忘却的——宝山保卫战。很惭愧的是,在看电影之前我并不知晓这场战役和姚子青,看过电影之后,包括姚子青在内的600名宝山壮士的生命滚轮已然在我心里反复印压,我清楚地意识到,人命轻薄但灵魂厚重。
影片剧情全部采用正叙,看似简单传统,实则是让人性的不同层面,展现得更为纯粹。
第一日,导演“轻描淡写”了各个人物的背景,但为后期的人物内心变化埋下了不可缺少的伏笔:姚子青与李伯贤是黄埔军校的师兄弟,也是从打军阀到抗日一路并肩的战友,当李伯贤因替姚子青赴战而亡时,姚子青的战争情绪达到极致点。再比如李大成对姚子青的不服气和对洋学生的一点点悸动,也在后段有形成照应的亮点。
接下来,姚子青在城东战场出动迎敌,设伏合围日军。这一仗让李大成成功替死去的兄弟复仇,同原先不曾有过交集的姚子青等人成了生死之交。洋学生因父亲罹难而得到迅速成长。“你有家仇,我有国恨。敌不退,我不退。”打胜仗的那晚,宝山城墙上,两人的对话成为转折点,为之后的人物抉择和展现的人性光辉预热。
在第三段,遭受到敌人的偷袭后,姚子青仍保持着高度冷静睿智的作战状态,每一步的决策甚至让我扼腕,这样的军事天才,死的时候仅仅28岁啊!
在援军没被敌军包围前,我能看出在姚子青的带领下,整个部队虽然清楚打胜仗不易,但仍有信心。但当援军被包围后,除非及时撤退,所有人都知道自己的性命将马上走向终结。可是大家却被一种不知名的力量感染:洋学生救人救至最后一刻;李大成奋力前冲,手持炸弹与敌人同归于尽;炊事班的兄弟们撂下厨具上前作战;姚子青下达撤退命令时,兄弟们第一次违抗军令,在滂沱的雨夜高喊着“生是三营的人,死是三营的鬼”……全军史无前例的英勇让影片进入了最高潮。
第七日,当日军攻进宝山城门,全军悲壮覆灭,姚子青腹背受弹倒下的那一刻,他短暂的一生缓缓“浮现”。临死前阳光洒入镜头,他向这片他深爱的土地敬了最后一次军礼,人性光辉有了最大程度地显现。这位民族英雄的行为也赢得了敌人的尊敬,电影在日军为姚子青盖上白布后缓缓落下帷幕。
一部看了开头就想关闭播放按钮的电影,我称之无用;一部看完能让人回味三日的电影,我称之尚可;一部看完能无限引发我们审视世界的电影,我称之极佳。
《捍卫者》做到了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