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一个令三桶油也难以踏足的国度。该国最大石油公司俄罗斯石油公司,昨日却同中国民营能源公司中国华信成功牵手。对中俄两国油气合作来说,可谓开启历史性篇章。
2017年7月4日,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在其官网发布消息,来自中国的能源公司——中国华信,同俄罗斯石油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这份战略合作协议涵盖了两公司在油气勘探开发与生产、石油炼制与化工、原油及石油产品贸易、零售业务和金融服务方面的合作。
两家公司达成一致,考虑在俄罗斯联邦内建立垂直一体化合资公司,以开展油气项目及建立联合投资基金。
根据该协议,中国华信可购买俄罗斯石油公司零售业务的股份。俄罗斯石油公司欲转型为控股型管理公司,并且计划在其零售板块开启试点工作。
纵观两国油企的合作历史,这样的组合史无前例,可谓开启了历史性新篇章。
令中国油企望而却步的俄罗斯
众所周知,俄罗斯是世界顶级石油天然气大国,石油储量排名世界第6,天然气储量排名世界第2。石油和天然气产量更是常年位居世界前三。
与此同时,对众多的中国企业来讲,紧邻中国的俄罗斯,却也是最难开拓业务的国家。中国油企在海外打拼多年之后,业务遍布中东、中亚、非洲、南美等地。但极少有中国企业能够进入俄罗斯市场。
据一家长期从事跨国业务的油企负责人介绍,同中东、中亚国家相比,俄罗斯有着更为“严格”的政策,高政策壁垒使得中国企业很难进入俄罗斯开展业务。即便对于三桶油这样的大公司,也是在近几年才艰难挺入俄罗斯市场,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受益于油气购买协议的助攻。对于中国民营企业踏足俄罗斯油气上游及炼油化工领域,此前鲜有先例。
中国华信此番牵手俄罗斯石油公司,意向合作的领域涉及从上游开发、中游炼化到下游销售乃至金融服务的全产业链。从中俄两国企业的油气合作历史看,实属独一无二。
据官方资料介绍,中国华信为集体制民营企业,主营业务为能源和金融。在业务涉及石油的中国民营企业当中,中国华信是目前唯一进入《财富》世界500强的公司(2016年排名世界第229)。
俄罗斯石油公司是该国石油产量最高的公司,2016年其石油年产量排名世界第4,炼油能力排名世界第9。
令中国油企望而却步的俄罗斯市场,中国华信为何一经踏入,便“拿下”了俄罗斯的第一石油巨头?
“成功”也可以复制
从外部环境看,中国油企迎来了挺进俄罗斯的绝佳机遇。对国民财政收入大量依赖石油天然气出口的俄罗斯而言,当前的市场形势不是一般严峻。除了石油价格低迷无力,天然气市场的现状也不尽人意。
全球石油供应过剩,世界主要石油出口国竞争激烈;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了“能源统治”新政,计划推动美国天然气的出口,也对俄罗斯的天然气市场形成威胁。
不管是石油还是天然气,俄罗斯急需要促进与石油天然气“买主”的关系。毗邻俄罗斯的中国,就是最大的石油天然气买家。这为中俄两国油企的合作,开启了一个极佳的窗口期。
当前正值原油价格低迷之际,对于中国油企海外油气投资而言,迎来“抄底”机遇。
反观中国华信,业务进军俄罗斯也并非偶然,类似的业务扩张在其他地区此前已有展现。
中国华信和俄罗斯石油公司此番签署的战略协议明确提到,中国华信有选择权购买俄罗斯石油公司零售业务的股份。
俄罗斯石油公司此前就表示,考虑出售其零售业务股份。俄罗斯石油公司目前有约3000个加油站,约150个储油装置以及超过1000辆汽油罐车。
中国华信在此前,就施展过以下游终端布局为切入,获取上游油气资源的战术。
中国华信曾在欧洲收购上千座加油站及配套油库。在2015年,中国华信收购了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公司(KMG)子公司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国际公司(KMGI)51%股份。在2016年底,双方完成了股权转让交接。
KMGI在欧洲拥有炼化、储运、销售一体化石油产业体系,旗下加油站分布于法国、西班牙、格鲁吉亚等多国。通过这笔收购,中国华信获得了在欧洲多国的加油站、油库管理系统、炼油厂、化工厂,加速了在欧洲油气终端体系布局。
中国华信力图通过以下游为支撑,掌握中游重要物流节点的话语权,扩大在油气上游领域的扩张。在完成欧洲油气终端领域的扩张后,中国华信终于迎来了在中东上游领域的大突破。
2017年2月20日,中国华信同阿布扎比政府及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签署协议,获得阿布扎比陆上租让合同区块4%权益,合同期40年,投资金额18亿美元。
按照该协议,在当前产能条件下,中国华信每年的份额油将超过320万吨,稳产高峰期将达到每年400万吨以上。此外,中国华信还与ADNOC达成了每年1000万吨的长期原油供应协议,每年可为中国市场稳定提供1320万吨以上的优质原油。
或许正是凭借这一成功经验,让刚完成从欧洲到中东一体化产业链布局的华信,又即刻挺入了颇具挑战性的俄罗斯。
能源、金融共同挺进
相对于其他能源企业而言,中国华信极为不同之处在于,其业务除了涉及能源产业,还涉及大量的金融业务。明确提出了“能源+金融”,以自有金融系统推动其能源业务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的战略。
中国华信拥有银行、证券、信托、期货、保险、金融资产交易等自有金融平台体系。在2014年,中国华信收购捷克J&T金融集团50%的股份,成为首家持有欧洲银行50%股份的中国民企。
在2017年,中国华信在金融领域的发展也并未止步。
今年3月,中国华信与美国证券公司高宏集团(Cowen Group)签署战略投资协议,收购高宏集团19.9%的股权,成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高宏集团是美国知名证券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有近100年的历史。
今年5月,中国华信同格鲁吉亚政府签署《关于共同设立格鲁吉亚开发银行的谅解备忘录》和《关于共同设立格鲁吉亚国家建设基金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两项协议。
根据协议,中国华信将与格鲁吉亚政府合作成立格鲁吉亚开发银行。提供以人民币为主的金融服务和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同时,中国华信与格鲁吉亚国家主权基金合作成立格鲁吉亚建设基金,为项目合作提供金融服务。
而此番中国华信前往俄罗斯,也并未忽略在金融领域的布局。除了同俄罗斯石油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华信在7月4日还同俄罗斯基础元素集团签署了《中国华信能源有限公司与俄罗斯基础元素有限公司关于共同开展产能、金融、物流和基础设施等领域长期互利合作的总协定》。俄罗斯基础元素集团为俄罗斯第二大财团,也是该国最大的多元化工业集团之一,业务涉及能源、金融、矿业、制造等。
根据协议,两家公司将在产能、金融、物流和基础设施领域开展全面互利合作。欲建立中俄金融合作新通道,推动中俄双边贸易、扩大双边直接投资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等。
如此精心的战略布局,华信在中国未来的能源产业当中,究竟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能源产业新格局
对于战略定位,华信明确将其能源战略方向瞄准了中东、中亚、非洲乃至俄罗斯。
中国的石油产业当前面临一个极为特别的情况——国内石油产量在下降。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数据,2016年中国石油产量同比降低7.2%。而在2017年的1~5月,中国原油产量同比又降低了5.2%。
在低油价和油田老化双重因素的影响下,三大石油公司国内现有原油产量尚且难以维持。对其他石油企业而言,是很难在国内大规模开展上游业务的。
另外一方面,2016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了68%的新高。石油进口量不断攀升,海外找油、国际化发展,毫无疑问已成为了中国油企的主题。
为实现海外业务同中国业务相联动,中国华信将国内的战略放在了石油储备建设之上。中国华信在海南的洋浦石油储备基地一期工程已投产,库容280万立方米。其在山东日照、山东青岛、广东珠海、江苏靖江等地均有在建或筹备中的石油储备项目。
依托国内石油储备基地,中国华信将与央企、国企混合经营能源物流经济,结合国外关键油气物流节点,构建境内外一体的能源多元化储运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