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篇《三个爸爸:离开北京不是因为我们无情》的专访文章刷爆朋友圈,受到各大媒体关注。文章作者采访了三位办理移民的父亲,他们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分别因雾霾、孩子教育、养老、房价等各种因素,决意移民。
关于这篇文章的讨论不断发酵,不少网友不禁感慨:有能力的都走了。
与此同时,也有网友开始深度剖析: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三位移民爸爸的故事走红?
对此,不少网友参与了分析,分析的结果是:目前经济增速放缓、雾霾常态化、留学低龄化,同时国内一二线城市房价不断攀升、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无法满足庞大的市场需求,中国部分中产阶级出走是必然结果。
据统计,人们对海外生活问题集在:少年教育(孩子教育)、中年事业(自己事业)、老年养老(老人养老)等三方面。而《三个爸爸:离开北京不是因为我们无情》中,三位爸爸也是各有忧愁,或想摆脱雾霾,或苦于高房价,或担忧子女教育,或考虑医疗养老。房价、教育、医疗、环境……这些问题本身就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其中任一单独的问题,都能引起广大民众的焦虑。当它们集中在一篇文章中时,自然成了全民讨论的话题。
此外,随着2016年以来国内经济增速趋缓、人民币贬值压力加大,越来越多的高净值人群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根据《2017年EB-5美国投资移民与资产配置趋势报告》最新调研显示,子女教育是申请人选择投资移民最主要原因;投资安全和环境污染紧随其后。有数据作支撑,可见,这篇文章中所展现的问题,的确是当前中产家庭普遍面临的问题。
《三个爸爸:离开北京不是因为我们无情》之所以这么火,还有文章结构和表述方面的原因。文章开头道明主题,作者用平易的讲故事口吻,道出三位接受采访的爸爸决定移民的原因和经历,还展现了不少生活细节,似乎他们就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邻居,比较容易引起共鸣。文章结尾将北京拟人化,“感谢曾经我把你们拥有,遗憾我没有请你喝过酒啊老友”扣人心弦。
从媒体传播路径上来讲,《三个爸爸:离开北京不是因为我们无情》最开始爆发于微信平台,且有众多意见领袖的助力传播,其引发的有效互动的传播是传统传播的乘积效果。文章中“三个移民爸爸”、“雾霾”、“医疗”、“房价”、“教育”等关键词,在公众的议论中,获得了极高关注。
当然,笔者认为该事件也不排除为某移民机构推广的可能性,在短时间内大批量优质账号进行全面推广,很难判断以上媒体是KOL自发还是移民机构采购的。但就事件营销角度来说,先找社会洞察,再揪住消费者痛点,然后一篇文章激起千层浪,再到媒介传播的即时配合,这确实是一套完整的事件营销打法。
文章中虽未提及其咨询的移民机构名称,但根据文章提及的“选了一家老牌移民机构”、“目前刚刚转型,业务从移民升级到海外生活规划服务”“移民规划师”“刚刚发布了一种*”这些信息均与侨外集团吻合。我们曾试图联络侨外,确认三位专访主人公是否是在该机构办理移民,侨外方表示对于*要确保安全,不方便透露。该事件是否为侨外精心设计的事件营销,见仁见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