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的名义》最新播出的剧情中,反贪局长侯亮平对民营企业老板蔡成功、高小琴,以及达康书记妻子欧阳菁的“三堂会审”将剧情发展带入了一个小高潮,并将民营企业在实际运营中普遍存在又足以致企业于死地的做法,呈现在了观众眼前,集中反映出企业在经营中的金融风险。
而现实中,保监会主席项俊波的落马,以及“一行三会”密集出台各种监管措施,也反映出中央在金融风险的预防和监管等方面的力度。
《人民的名义》最新播出的剧集不难看出,蔡成功的大风厂之所以走向破产,是因为一连串高风险的资本运作所致。正所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1.非法集资、高利贷
蔡成功在早前已经卷入非法集资案件,涉嫌使用社会高息资金一亿五千万,其中本金8000万,其余为利息。
2.盲目投资
蔡成功拿着8000万本金,以扩大再生产的想法购买了一处煤矿的产权,意欲在短期内赚一笔块钱偿还高息资金。
3.过桥贷款
没曾想煤炭行情不振,价格下跌致使其血本无归。在腐败副市长丁义珍的“帮助”下,蔡成功在没有召开员工股东大会(大风厂员工持40%股权)的情况下,以股权质押的形式,从高小琴处借了6000万的短期高息过桥贷款。
4.银行断贷
蔡成功本想城市银行的贷款下来后就可以偿还这笔过桥贷款,没想到身为城市银行副行长的欧阳菁突然断贷,致使蔡成功的大风厂资金链断裂走向破产,进而引发群体性事件。
通过这场“三堂会审”,让人们看到了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运用高杠杆的经常性与高危性,而所暗藏的危机一旦爆发,可以想象企业的结局必然是走向死亡。
今年以来,“一行三会”都从不同层面对预防金融风险不断加码。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更是强调,对金融风险要高度警惕、严密防范,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而富朝云商对此非常支持,并坚决防守对于杠杆的运用~更是将返还的资金池交于第三方机构托管,达到企业的理念:“承恩于心 惠至于人 共享创新 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