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匿名用户在知乎发帖自述其虽然名校毕业,但却仍然买不起学区房,不能给孩子提供名校的教育资源,因此选择离开北京。该贴随即遭各大网站转载,引发吃瓜群众的热议:为什么北大清华毕业不值钱买不起学区房,而学区房却很值钱为了能从北大清华毕业呢?
原问题:为什么学历不值钱但学区房值钱?
以下是选自来自知乎上的回答。
@相信凯撒
昨天凯撒的朋友圈被禅师谈学区房刷屏了,一对北大清华毕业的年轻父母问禅师,买不起学区房,怎么办?禅师:如果北大清华毕业都买不起房,还买学区房做啥。。。禅师好有智慧,故事好有戏剧感,学区房的悖论好像被揭示了呢?乍一想是啊,买学区房不就是为了考名校么?可是考上了名校中的战斗机——清华北大,还买不起房,那还买学区房干啥?这个段子调笑了学区房,也戏耍了我们一直嫉妒的清华北大学霸,两个一起取笑,屌丝们别提多爽了!
可是爽过之后,又有苦涩,苦涩之后是不是咂么出什么滋味来呢?
凯撒年纪大了之后,明白一个比较质朴的道理,一切的悖论在更高的层级上都能得到统一,也就是说本质上是一回事。学区房的天价,和读了清华北大还买不起学区房,本质上是一回事:阶层雪坡变长了!
长到终一个人一生也无法爬到顶端。未来还可能,终一个人一生,也不过就能爬个一级半级,在整个漫长的阶层雪坡上来看,是无不足道的。无法再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在改革开放前,中国也是阶层社会,工人和农民,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大城市的户口还是小城市的户口,决定了你的收入、福利、婚配、上学、社会地位,也是足够惊人的。一个农民想要娶一个城里人,特别是国企身份的,简直是天方夜谭。
阶层壁垒森严是森严,但阶层的雪坡并不长,大家的差别建立在脆弱的身份基础上,经济上的差别更小。那如何爬雪坡?读书考大学就是爬雪坡时留下的脚印。脚印多了大家就理所当然把它当成了公理:读大学可以爬到雪坡坡顶!
当时也确实是成立的,毕竟在大学生极度稀缺的时代,读了大学可以变成干部身份,可以分配到国企,摆脱农业户口,确实是一步登天了。
可是随着改革开放进入后半程,经济发展催生了大量的富裕阶层,而且富裕的程度与日俱增,雪坡被大大的拉长了。这里面说富裕可能不准确,因为金钱、权利和声望是可以互相置换和弥补的,就广义的统一到一起吧。简单说来,阶层雪坡变长,本来由身份上的差距慢慢转变成了身价资产上的差距。
任何高阶层的人都天然地想要保持自己的地位,那么目前在中国不过是几条路,创办企业、购置资产,以及教育。为了维持地位,每一项大家都在大把的砸钱。特别是风险较小的购置资产和教育。于是房价越来越高,教育还越来越贵呢。
你觉得房价太高了,怎么是一般人负担得起的,可是一线城市的房产确实不是给一般人负担的起的,是由最富裕的阶层的人数和购买力决定的。
你觉得学历也不值钱了。对不起,是你的学历不值钱了。想靠学历一招鲜改变命运逆袭到顶的机会没有了。对于富裕阶层来讲,教育也是购买来的产品,只是为自己下一代保持无形身价的一道砝码而已。而因为是富裕阶层的消费品,于是天价学区房、天价私立学校、甚至天价幼儿园都层出不穷。
你眼中以为的读书考大学实现阶层逆袭的道路,其实是当年爬雪坡时留下的印迹,时过境迁,印迹就是印迹,还真把他当成康庄大道一定能走通,走不通就对不起你了?!
你的进阶之路只有一条,人家可能却在山的另外几头通过房产、创业、精英教育等多条路高歌猛进的增加身价资产。所以,你的学历可能不那么值钱了。
其实,它还是值很多钱的,只是没有你想象的值那么多。因为真正到了社会的竞争平台上,你会发现你只有学历以及学历代表的知识和智商在竞争,人家是带着金钱、家族人脉、多年富裕造就的气质、视野,甚至抗风险能力在和你竞争,你是大概率竞争不过的。
不是说教育不管用,是教育不再一招鲜,这才是一个成熟社会的常态,只是我们之前一直处于一个大变革时代,对这种常态还不习惯。
所以我们不能再指望通过高学历来改变自己的身份阶层,要从现在开始学会身价管理,通过管理来提高自己的身价资产,让自己离更高的阶层更近一步,哪怕我们这一生最后没有攀爬到更高的阶层,但至少在这过程中我们为自己的下一代打下了一个良好基础不是嘛?不会让他们吃过我们吃过的亏。所以从今天开始跟着望财数据一起进行身价管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