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技术评论的一项,研究《亚洲人工智能议程》显示,亚洲企业将大幅受益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兴起,而该地区独特的商业环境更将推动人工智能的全球发展进程。该报告认为,亚洲地区对技术创新及经济持续增长的追求促使其对该领域大力投入。
事实上,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已经从工厂的装配线走向各种类型和规模的企业。目前,人工智能在商业领域的应用包括在金融市场进行交易,回答客户在线提问,解析图像,处理大量细节工作等等。随着大数据的爆炸式增长,如今企业赢得竞争的关键越来越取决于是否能最快地从大量收集到的信息中获得启发,并实现其经济价值。在这场比赛中,人工智能将是企业一个强大的盟友。
然而,随着机器人开始进入工作场所,一些新的问题渐渐浮出水面:人力资源部门将如何同时管理人和机器?企业应该从何时开始投资?这对我们每个人的日常工作会产生什么影响?本项研究由全球人力资本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ADP赞助,麻省理工技术评论独立开展,且就人工智能议题在亚洲地区广泛收集了跨国企业高管、人事主管及人工智能专家的观点。该研究的主要发现包括:
亚洲不止是受益者,更是定义者
亚洲制造业在流程自动化领域的大规模投入一直备受行业关注。2015年,中国、韩国、日本三个国家购买的多关节型机器人占当年该类型机器人全球总产量的近一半。韩国、日本向来是机器人行业的全球,,热衷于将各种电子消费品智能化。而除了大手笔的技术投入,亚洲地区开发人工智能还有另一项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那就是中国、印度等亚洲大国数十亿网民和消费者持续在线所产生的大量数据。新加坡科技与设计大学机器语言研究专家张岳教授表示,“数据是成功开发机器学习最重要的资源。移动数据不仅数量庞大而且语境相关性丰富,为人工智能开发人员提供了海量的有用数据。”
正是得益于技术投资和大数据增长带来的良性循环,亚洲企业将有机会先于其它地区体验到人工智能带来的变化,成为新趋势的定义者。
大多数行业认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将带来积极影响,金融行业相对消极
亚洲地区的大数据增长给人工智能开发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条件,并且行业间的紧密联系和信息共享促使各个行业几乎能在同一时间运用自动化和智能应用程序。不止是制造业,其他行业(从零售到物流)也将同等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百度IDL)主任林元庆认为,“我们不可能点出‘第一个采用人工智能”的行业。公共交通、物流,几乎每个关键的基础设施平台都可以从中受益,它们都是相互关联的。人工智能即将来到所有行业,并且来得比我们想象的早。“
当被问及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将给各个行业带来的影响时,各行业的受访者均认为这种影响将是正面的,尤其是对信息技术与通信、物流、制造业等更依赖于科技的行业。金融行业的受访者对这一新技术的态度相对比较消极。报告认为这也许是因为自动化流程和机器主导的交易很有可能会破坏该行业的价值。如,困扰该行业的“闪电崩盘”就是由人为错误和算法交易共同作用引发的股市暴跌。

人工智能专家:人力资本不会被取代
亚洲的企业高管认为,人工智能将帮助他们企业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尤其是在提高流程效率,以及挖掘用户数据以获得更好的洞察方面。
与企业高管的积极期待不同,亚洲地区的HR,对人工智能及机器人的态度更为复杂。71%的HR受访者认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应用将会使得大量现有工作在未来五年内被取代。
对“自动化、机器人、人工智能将在重复性工作方面取代人工”这一趋势的担忧也反映在ADP的另一项研究《职场演义》中,该研究所调查的全球职场人士中有近一半认为这一趋势的影响是负面的,是所有影响未来职场的趋势中他们最为顾虑的。

然而,HR,对这一趋势将给自身工作带来的变化持积极态度,他们认为未来人力资源的职能将演变为更广泛更具战略性的“生产力管理“,既管理人才也管理人工智能的表现。
对此,人工智能,也传达了正面的声音,他们创造人工智能是为了提高而不是取代工作。百度IDL主任林元庆指出,即便是,的机器人金融分析师准备的报告,其能力和洞察力也只能达到人类同行的70%。虽然机器人金融分析师所花的时间远远少于人类分析师,但是“这并不可怕。我们所有的工作将会得到更好地辅助,我们不会被取代。”
亚洲人工智能的未来
有趣的是,普遍认为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威胁到大量重复性的工作。相比发达经济体,亚洲国家有更多的初级劳动者。然而,正是亚洲巨大的人口红利使得该地区的人工智能开发得以更快更顺利地进行。随着中国等传统制造业大国也开始出现人口老龄化和萎缩,未来亚洲地区有望通过自动化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产业智能升级。
尽管亚太地区的跨国企业决策者坚信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能给他们企业及整个亚洲经济带来积极作用,但是大部分企业目前暂未在该领域实际投入。不足两成的受访企业表示他们在亚洲地区实际投资于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更多的则表示全球总部有该领域的投资项目。值得注意的是,近一半的企业正在考虑对人工智能进行投资。

或许跨国企业尚未承诺在亚洲投入资源发展人工智能,亚洲的本土企业却在积极推动这些项目。有报告[1]显示,中国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累计融资已达到26亿美元,在全球范围内仅次于美国。从长远来看,亚洲有望引领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中国希望建立国内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实力,并延展至流程自动化和人工智能。而新加坡和香港则争相成为,的金融技术,,积极投资于金融服务应用中的人工智能工具。
关于《亚洲人工智能议程》
《亚洲人工智能议程》是《麻省理工技术评论》发布的一份简报,由人力资本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ADP赞助。自2016年9月至10月,该研究调研了亚洲地区的商业,,并后续深入采访业内人士以获得进一步的洞察。《麻省理工技术评论》在本报告中收集并报道的所有发现均独立进行,不受赞助商及参与者干预。下载完整版报告请前往ADP中国官网。
[1]数据来源:网易科技与乌镇智库联合发布的报告《乌镇指数: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