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国内资讯 > 各地商讯>正文

成本难降陷入泥潭 资本是否还愿意为摩拜买单

时间:2017-03-07 15:07:01    来源:亿欧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如果把ofo在北大校园中共享的2000辆单车算作共享单车的开始,那么到现在共享单车行业也不过经历了一年半的发展。在这短短一年半的时间内,共享单车行业发展迅猛,社会影响力也大幅提升。随着共享单车竞争进入下半场,摩拜和ofo发展模式及战略布局的不同也逐渐显露出来。相比“轻装上阵”的ofo,摩拜自产自营的重模式已经严重拖累其发展速度。

  成本难降 摩拜负担过重难前行

  在创始初期,摩拜就坚持为其生产的单车配备智能车锁,而为了能够给GPS模块提供电量,就必然需要为每辆单车配备发电装置,无论是最初配备在后轮的发电花鼓,或是新版摩拜配备在车筐上的骑行发电板,无疑都使得用户骑行时感觉比普通单车更加沉重,GPS+发电组件之千元的成本,更是加重了摩拜的成本负担,而对用户体验影响则不到20%。

  ofo的初衷始终是以稳定高效的开锁率以及省力的骑行感受为首要目标,近日更是宣布与中国电信和华为合作,将要推出基于NB-IoT的智能锁,在确保不增加骑行负担,无需加装发电装置的前提下,成本更是仅为摩拜2G智能锁的五十分之一。

  陷入“重资本”泥潭 资本还会为摩拜买单多久

  随着共享单车投放密度增加,共享单车的身影开始随处可见,当产能逐渐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时,对用户来说更重要的是单车的骑行体验,而摩拜却依旧挣扎在高达千元的GPS+发电装置的高成本之中,并因此陷入了“不断拉投资——继续高成本”的怪圈之中,这对投资方来说显然不是什么好消息,这样的循环下,不断消耗的是投资人的信心。

  反观轻装上阵的ofo。其投资方之一经纬中国创始人肖敏表示,ofo是一个拥有极强执行力和创新能力的团队,其虚拟停车桩计划、新型智能锁的研发表明团队持续在为提升用户体验,引导绿色出行做出积极尝试。此轮融资依然有诸多投资机构想要跟进,但最终只有几家进入,“好多投资机构就只能看下次机会了”。

  如今,共享单车的两巨头ofo和摩拜在经历了不同的出发点之后,都走上了“智能锁”的道路,然而,摩拜难以下降的高成本也许会让其在这场竞赛中栽个大跟头,负重前行的摩拜也许很难继续跟上ofo的步伐。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稿件、图片均有可靠的来源,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并不代表新讯网观点,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本站自动屏蔽违反《广告法》词语。

请选择您浏览此资讯时的心情

相关资讯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