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起,成都将正式实施《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选拔和管理办法(2015年修订)》(以下简称《办法》)。
这是个啥《办法》?到底有何影响?来,请听华西都市报记者为您818。
《办法》是为成都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的选拔管理拟定的新规,它将以,的力度,全方位增强市优专家制度的吸引力。它的核心,就是要重金选拔有突出贡献的“本土精英”,这些精英将获得成都市的一系列奖励,其中包括20万元津贴。
哪些人可能成为市优专家?
8大,领域人才有望“突破”
成都市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说,与以往选拔市优专家不同的是,新办法打破了一选定终身制度,所有市优专家一旦选出,其“任期”只有5年,到期后将再次甄选。
哪些人才可能会获得市优专家这一殊荣呢?《办法》是这样表述的:本次选拔市优专家,既面向成都“本土人才”,也面向驻蓉人才,同时更加青睐创新驱动、依法治市、城乡统筹、改善民生、城市管理、文化强市、生态文明建设及党的建设等八大,领域的专家人才。
同时,《办法》还说,市优专家的申报“门槛”是创新或者专业技术水平达到“西部领先、国内一流”,并为成都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
成为市优专家有哪些程序?
6大程序每5年甄选100人
《办法》明确表述,市优专家的选拔工作每5年进行一次,每批次评选100人左右。
问题来了,这100人将如何评选得出。
首先,当然是组织推荐。各区(市)县(含成都高新区、成都天府新区)和市级部门采取单位推荐、专家举荐或个人自荐等方式,经公示确定本地、本系统推荐人选。
其次,资格审查。成都市委组织部将会同相关部门,按照市优专家选拔条件进行资格审查,确定初步人选。
第三,专家评审。成都市委组织部牵头成立专家评审委员会,按人才类型或专业领域,对初步人选的专业水平、业绩贡献等进行分组评审,确定建议人选。
第四,实地考察。成立考察组,对建议人选进行德、能、勤、绩、廉全面考察,确定拟授人选。
第五,就是批准了。将拟授人选名单提交成都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报成都市委、市政府批准。
,是公示环节。对拟授人选,进行为期5个工作日的公示。
当上市优专家有哪些“福利”?
5年20万元津贴每年有疗养休假
只要你当上了市优专家,成都市提供的“福利”那是大大滴。
首先就是津贴。每年发给市优专家津贴4万元,5年共20万元,主要用于开展课题研究、参加学术交流、出版著作、发表论文、购买图书资料等。
每两年组织市优专家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建立健康档案。
资助市优专家围绕成都市委中心工作开展研究,其成果被采纳的给与适当奖励。
市优专家医疗待遇、子女入学按《关于改善优秀专家医疗待遇的意见》和《对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子女就读中小学实行特殊优惠的实施办法》执行。
每年组织市优专家进行疗养休假。
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市优专家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候选人和政协委员人选。
当然,表以为市优专家只有“福利”,他(她)还是有责任和义务的:
市优专家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应积极主动服务成都发展,其服务项目和效果纳入年度考核;主动围绕成都发展全局,制作重大决策咨询报告,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主动围绕重大产业或工程项目,提供智力咨询等。
成为市优专家也可能面临“下岗”
政治上犯严重错误将取消称号
不要以为成为市优专家后就“一劳永逸”了。《办法》称,在其管理期内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将取消市优专家称号,并不再享受有关待遇:
在政治、经济或其他方面犯严重错误,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及以上或行政记大过及以上处分者。
因个人责任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或弄虚作假、谎报成果、欺骗组织骗取荣誉者。
有犯罪或严重违法行为者。
未经组织同意,长期在外进行其他活动、出境逾期不归或在境外定居者。
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