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厂内的全自动封闭生产线能最大限度减少粉尘污染。
本报记者 孙戉摄
本报记者 潘福达
本市首座正式规划建设、手续齐全的建筑垃圾处置厂——北京市政路桥大兴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厂于7月13日正式投运,作为全国最大规模的建筑垃圾处置厂,年处理能力达100万吨。近日,记者实地探访发现,首月在这儿处理的建筑垃圾仅3万多吨,远低于预期。建筑垃圾处理企业吃不饱、相关优惠政策未落地等因素,让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叫好不叫座”。
城南建筑垃圾找到“出路”
在大兴区庞各庄桥东侧的一座现代化厂房,建筑垃圾在这里焕发“新生”。经过分拣、破碎、筛分等一系列工序,建筑垃圾先是成为再生骨料,如再经过资源化处置,加入其他建材成分进行配比,再生骨料就成了附加值更高的再生混凝土、再生无机料、再生砂浆和再生预制构件。全程机器操作、封闭化运行。项目负责人介绍,处置厂项目运营后,不仅能消化大兴、丰台西部区域的建筑垃圾,还能承担通州西部区域的建筑垃圾处置任务。
料源稀缺难为“无米之炊”
2011年北京出台《全面推进建筑垃圾综合管理循环利用工作意见》和相关规划方案。北京先期规划建设大兴、房山、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6座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厂,大兴处置厂就是其中最早规划的一座。石景山首钢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是另一家建设完毕并投产的项目。
大兴处置厂首月投运就没“吃饱”,负责人表示“料源一直短缺”。
石景山的项目运营了两年半也一直“空肚子”,原本每年能处理约100万吨建筑垃圾,而2016年全年只处理了21万吨。“按照文件,建筑垃圾产生方要给建筑垃圾处置方每吨30元钱处置费,但由于强制性不高,收费一直没落地。”该项目负责人说,如果向企业收费,他们往往会另找开销更低的消纳场填埋,或者干脆偷偷非法倾倒。“还需要政府帮我们打通收费和市场应用渠道。”
再生产品建筑市场遇冷
数据显示,全北京年产生4000万吨至5000万吨建筑垃圾。市人大代表、市政府参事、垃圾对策专家王维平表示,建筑垃圾处置厂本应大有作为,但市场对其生产的再生产品认可程度不高,让本就负重前行的企业雪上加霜。
在大兴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厂展厅,各粒径的再生骨料装在了瓶瓶罐罐中,日前房山区顾八路大修就首次用上了这儿生产的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
但事实上,多数施工单位怕担风险,都更习惯使用天然骨料,对建筑垃圾再生产品接受程度不高。建筑垃圾处置厂甚至“赔本赚吆喝”,用低于天然骨料的定价来兜售自家产品。
“再生建材行业没有法律法规,也没有标准,一些企业的技术水平也无法支撑设备工业化运转,产品自然难走向市场。”王维平称,政府部门需要制定多方面的制度,对处置厂的选址、建设、管理、环保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划并约束,同样也需要保障其经济利益。
规范处置率将达85%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刘思慧建议,应尽快参照国家针对循环经济企业的优惠扶持政策,在土地优惠、资金补助、税收减免、信贷支持、电力优先等层面出台可操作的具体方案,促成已规划多年的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建成投产、形成产能。
王维平表示,按照国际发达国家经验,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厂从“吃不饱”到“吃饱”、从亏损到盈利,往往需要经历数年时间的过程。
按照本市“十三五”时期城市管理发展规划,北京还要在丰台、房山、海淀、朝阳各规划一处处理基地,力争使本市建筑垃圾规范处置率达到85%,资源化处置能力提升至800万吨。市相关部门正在对消纳费缴纳具体流程进行研究,制定细则;同时,市政工程优先采购建筑垃圾资源化产品的政策正在研究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