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昌平东小口镇小辛庄村,李新驾驶清运车,挨家挨户清理垃圾。自从该村成立物业管理公司后,曾是牛场养殖员的李新,脱下蓝大褂,穿上黄马甲,成了物业公司的一名保洁员。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这曾是小辛庄的“垃圾处理”方式。“当时,牛场养了268头奶牛,每天都产生大量粪污,得不到及时处理,满村子都是臭味。”李新说,“再加上无证摊点、低端小散企业、非法垃圾回收站点,村里那叫一个脏乱差。”
今年,小辛庄在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中,拆除腾退养殖小区190亩,取缔150户废品回收点;拆除牛场出租院5万平方米违建;拆除村小市场及沿街店面520间,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店面152家;清退工业大院内租户23家,拆除违建16.5万平方米。
牛场清退后,今年4月,小辛庄村注册500万元成立物业管理公司,组建治安志愿者队、人口管理队、治安护村队、交通协管队、环卫保洁队、消防队、专业保安队等7支村民自治队伍,负责维护村内环卫、消防、治安等。
“以前当养殖员,干的活儿是污染环境;现在当保洁员,是保护环境。”李新说,他每天开着清运车,将各家垃圾收拢分拣,并在6小时内运到专门的垃圾填埋场,保证垃圾在村内不落地。
漫步村内大街小巷,宽敞整洁的街道、粉刷一新的青绿色墙面、统一的牌匾,每隔几十米就能看到佩戴袖标的治安志愿者和交通协管队员,维护着秩序。
小辛庄村支书夏志恒说,拆违腾退土地用于补公共服务短板,提升百姓获得感。养殖小区腾退土地用于增绿;牛场腾退土地部分建起了停车场;主街两侧拆违后,拓宽了8至12米,路侧新增车位260个。租地者、经营者与物业公司签订合同,交纳停车费、卫生费、水费和电费,用于村7支自治队伍的日常维护费用。
东小口镇长冉灏说,除小辛庄外,半截塔、小辛庄、魏窑、兰各庄、店上等5个村,均成立了物业管理公司,实行规范化管理。 本报记者 褚英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