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本地新闻>正文

北京试点“互联网+急救” 缩短脑卒中抢救时间30%

时间:2017-08-09 11:18:09    来源:科技日报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北京探索“互联网+”改造心脑血管急救流程,试点两周来脑卒中抢救时间平均缩短30%。随着流程进一步完善,到2018年这一模式或将惠及京津冀地区的脑卒中患者。这是记者从近日在北京召开的观摩会上了解到的。

  记者在现场演示中看到,一名50岁男患者突发言语不清,左侧肢体障碍,患者家属紧急呼叫120。救护车到达后,急救医生根据患者的表现考虑为卒中发作。通过医生端APP,急救医生了解到患者在社区医疗机构的健康档案数据。随后结合发病地点及医疗机构实时床位情况,按照“卒中地图”的提示送往最合适的医院。

  途中,急救医生通过APP给目的医院发送患者信息,院内医护人员收到后,给患者预挂号、开通CT申请、打印患者二维码腕带等工作同步开展,最大限度压缩了患者被送到医院后开始急救的准备时间。

  据天坛医院王晨教授介绍,这套系统在天坛医院运行两周来,送到天坛医院急诊治疗的脑卒中患者,从进门到静脉溶栓阶段,时间缩短了20%;从进门到取栓穿刺治疗,时间缩短了近30%。

  脑卒中,俗称“中风”,我国每年约有240万新发脑卒中患者,死亡率是美国的5倍。作为一种“高复发、高致残、高死亡”的疾病,脑卒中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国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一旦发生脑卒中,至少有50%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疾,给家庭和个人生活带来极大的痛苦。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说,一旦发生缺血性卒中,急救有“时间窗口”,“如果在4.5小时内得到医疗救治,可以大大降低残疾的发生。但目前,真正能够在4.5小时内接受治疗的患者占比不到2%。”

  据介绍,“互联网+急救”课题研究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牵头、北京市多个分中心参与,将实现脑卒中病人急救管理网格化、院前急救派遣优先化、院前评估检验标准化、卒中到院通知预先化、院内急救流程并行化,最终形成社区、院前、院内卒中急救一体化的模式。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