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大山深处,山川河湖间,有一支“奇兵”正奋战,一条天然气管线正逐步成型。
再过俩月,大西北的天然气将沿着这条管线走进京城千家万户。
昨晨,穿过怀柔九渡河镇花木村深深的村巷,记者随施工人员进山后,再爬上窄窄的塘坝顶部,趟过潺潺溪流。夜间才下了雨,沿途土路被形成了坑坑洼洼的泥潭。20多分钟后,记者来到陕京四线北京段怀柔区段怀九河二穿施工现场,衣服已湿透。
“这段路,我们每天5时出工、19时收工,我和同事每天至少得走上一个来回。”该施工标段负责人赵桓瑜说。
历经数月施工,怀九河旁多了两处深达15.8米的大坑。坑内有一眼直径12.5米的竖井。隆隆轰鸣声中,7台大功率抽水机一刻不停,将竖井外坑壁上流出的水抽走。
“眼下是主汛期,雨水丰沛,地下水涨得快,如果没有抽水机作业,施工难度会加大。”赵桓瑜边介绍边带领记者来到盾构机操作间。操作间里,司机正小心翼翼地操作,盾构机刀片飞旋,切开河床下坚硬的石灰岩,打通一条穿越河床之下的地洞。地下混凝土作业随即跟进,将保护管线的水泥套管伸入地洞。水泥套管内,直径1.2米的天然气管线在其保护下,从地下安然穿河而过。
怀九河段施工缘何如此复杂?怀九河东侧矗立4座大山,理论上天然气管线可以从山间穿越而过。可经勘察,施工方发现,山上土层薄,生态环境脆弱。如果炸山开路,会破坏生态环境。几经考虑,施工方选择施工成本与难度更高的盾构穿河施工作业模式,从怀九河河床下穿越,绕开大山。
“虽然穿河作业难度大,但能保住绿水青山,十分值得。”标段生产经理高孝良说,不仅是在怀九河,桥梓镇新王峪村大杨山施工现场,也同样采用了隧道作业,减少对山体的破坏。“大杨山太陡,管道从这里走,要么劈山开道,要么钻洞打隧道,后者难度大、成本高,但对环境影响小。”高孝良说。
正午时分,钻进长550米长的新王峪隧道,震耳欲聋的鼓风机声中,工人老陈正和工友检查管道拐角焊接情况。这个拐角是一根弯度达60度、长11米、重13吨的弯管。受山体走向影响,隧道内有四处拐角,比起直线隧道,拐角隧道施工难度更大。“隧道直径3米,机械进不去,拐角管道安装全靠人力作业。”老陈说,当时,弯管弯面向上放在运管车上,距隧道顶部仅10厘米,工人如同走平衡木,小心翼翼将弯管送到拐角处后,经9次调整后,才把这个大家伙成功与其它管道焊接到一起。
陕京四线北京段长139公里,目前已完成焊接100公里。在巍巍大山深处,在奔腾的河水之下,天然气管线正在延伸,它的背后是被誉为“深山奇兵”的工人们的辛勤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