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本地新闻>正文

昌平下半年将治理"散乱污"企业 排水沟变小广场

时间:2017-07-21 14:33:10    来源:北京晚报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整治前

  整治后

  闷热难当的天气里,北七家镇白庙工业大院的拆除工作仍在热火朝天地进行中,村党支部书记刘学增正站在工地上监督着清理工作,脸和身上的汗水已经止不住地往下流。在工作人员的努力下,昌平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顺利开展。截至7月18日,全区已拆除违法建设455万平方米,是去年同期的近2倍,完成进度约70%。在全市下达给昌平11项具体工作中,已经疏解一般制造业企业60家、整治“散乱污”企业500家、无证无照经营8188户、占道经营7837处、群租房739户、直管公房344户,分别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空间腾退了,公共服务设施和绿地建起来了,生活环境得到改善,群众表示获得感也提升了。

  泥地变身文化广场

  “之前进咱们村儿都得穿胶鞋,路难走得很。”回忆起过去这条进白庙村的主路,村民贺大姐不禁皱起眉头。北七家镇白庙村社区位于北京市昌平区西南部,由于外来人口较多,村庄管理和社会治安压力较大。再加上村内工业大院和养猪场等生产队的日常经营,村内污水横流、道路泥泞、垃圾乱堆等问题突出。作为全市率先实行社区化管理的试点村之一,白庙村对白庙村东街、大西坑等地进行了集中整治,相继修建了用于公共休闲的文化广场和有1500余个车位的停车场。

  如今,白庙村东街已不再是泥路,汽车可以开在平整的马路上,村民们也能伴着鸟语花香,散步在被花草树木环绕的人行道上,不必担心难闻的异味。

  贺大姐看着现在村里的样貌高兴得很,“不但环境变好了,还修建了文化广场,我们跳广场舞也有地方了。”顺着贺大姐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了位于白庙村东街西侧的文化广场。广场北边设有健身器材,不远处还有乒乓球台、篮球架等休闲娱乐设施。夜幕降临,贺大姐和其他村民在文化广场上载歌载舞,也有村民在广场边散步。

  据白庙村党支部书记刘学增介绍,这里曾有一条排水沟和一片荒地。通过封沟及整治,修建了如今的文化广场,南北长400米,东西宽30米,合计12000平方米。“通过整治和提升,不仅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也打开了一条消防通道,提升村内的安全性。”

  据了解,村内占地264亩的工业大院也在清退中,目前白庙工业大院13家企业已全部签约,其中的9家正在实施拆除。清理整治完成并验收后,将由区经管站指导各属地镇与各村签订集体资产收益补助协议,对腾退土地实施集中管护。

  养殖场改建停车场

  与白庙村类似,同在昌平的小辛庄村也经历着不小的环境变化和提升。小辛庄村位于东小口镇北部,村域面积1986亩,总户数489户。原先的小辛庄村,主街两旁遍布违法搭建出来的小门脸,不但侵占了人行道,有些甚至连路边的树都不放过,把违法建设搭靠在树干上。

  “这条村内的主街以前被挤占得只余8米宽,人车混行,既拥堵又不安全。”东小口镇镇长冉灏边说边给记者比划着原来被侵占的道路范围,“您看村门口这个公交站,原先因为路边违建和占道经营的太多,公交车想从站里面出来都得开个5分钟。”截至目前,小辛庄村拆除村内小市场及沿街店面520间,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腾退土地22.5亩,街旁的道路已经重新铺设了地砖,恢复成人行道。

  除了临街的违建,村东边的奶牛养殖场也是此次疏解的一个重点。冉灏介绍,小辛庄村牛场内违章违法建设5万平方米,有奶牛268头,周边村民对养殖场里散发的异味有不小意见。村东头的赵大叔跟记者说,“一到夏天,异味重的时候,那难闻的味道搞得我一个月都没敢碰牛奶,想到奶牛就有点儿怕。”好在今年5月以来,养殖场已逐步完成清退工作,腾退土地78亩,还建起了可容纳500余辆汽车的停车场。因为小辛庄村内回族人口占总人口数的95%以上,村里还计划在小辛庄村牛场北侧建设一个便民清真菜市场,为村民提供便利。

  在近日昌平区疏解整治促提升的座谈会上,昌平区委常委、副区长苏贵光表示白庙村和小辛庄村是此次专项行动中的一个缩影,在下半年的工作中,全区还将拆除违法建设330万平方米,整治占道经营7200件、无证无照经营1500户,整治城乡结合部重点村10个,疏解一般制造业35家、治理“散乱污”企业230家,疏解区域性市场2个。由于昌平区内存在两个超大型社区,苏贵光表示“对于腾退后的土地,我们既要留白增绿,也要加快创建卫生、文化、养老、体育、污水处理、停车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补齐城市运营短板。”

  实习记者 李怡 昌平区委宣传部供图

  原标题:排水沟变小广场 养殖场成停车场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