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高珊珊)门头沟和延庆两区日前启动重型柴油车跨区联合执法试点工作,这是本市首次尝试移动污染源跨区联合执法。
近日中午时分,张山营进京口,门头沟区与延庆区的环保执法人员正联合对一辆重型柴油车进行尾气检测。一名门头沟区的环保执法队员与一名延庆区的环保执法队员,同时对尾气进行观测,确认是否排放超标。
据了解,门头沟区只有一个进京口,从本市过境的重型柴油车往往选择从延庆区进京,然后上六环过境门头沟区,驶向天津、河北。这导致延庆区进京检查站环保执法压力过大,部分过境门头沟区的重型柴油车甚至会漏检。
针对这一问题,本市环保执法部门创新模式,调派门头沟区环保执法力量到延庆区进京检查站开展联合执法,既解决了门头沟区过境重型柴油车检查执法难的问题,也解决了延庆区进京检查站执法力量不足的问题。
据市机动车排放管理中心负责人介绍,本市首批跨区试点选择了3个点位,开展移动污染源跨区执法检查工作。除延庆区的张山营综合检查站外,通州和东城两区将在通州京哈高速西集综合检查站开展联合执法,房山和西城两区将在房山兴礼综合检查站开展联合执法。每个跨区执法试点配备4个检查组,每组至少5人。
跨区执法试点将加强监督性检查力度和联合处罚力度,对重型柴油车辆尾气排放情况、车用尿素添加情况、车载诊断系统(OBD)运行情况等进行检查,强化进京路口执法。对现场检查发现的超标排放、未安装污染控制装置或者污染控制装置不符合要求等违法行为,由属地环保执法人员依法进行处罚;不能处罚的车辆,做好登记并报市级环保部门,由市环保局定期上报环境保护部,移交属地查处。
本市将根据试点情况,适时组织开展其他区重型柴油车的联合执法工作,推动本市移动污染源跨区监管网络进一步完善。外埠重型柴油车排放污染治理向来是本市机动车污染治理的重中之重。据不完全统计,本市日均进京及过境外埠重型柴油车7万辆次,部分进京或过境外地重型车辆虽然贴着绿标,但无法达到绿标车排放水平,其一辆车的污染物排放量相当于200多辆国Ⅳ标准的小轿车,甚至超过国Ⅱ排放水平的黄标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