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淀循环经济产业园再生能源发电厂,工作人员正在操作机械抓斗进行倒料。
本报记者 邓伟摄
本报记者 潘福达
海淀区的生活垃圾处理将彻底告别填埋式。在苏家坨镇大工村,市属国企北控集团参与投资的海淀循环经济产业园拔地而起。记者近日从负责运营管理园区的北控绿海能公司了解到,园区目前已进入试运营阶段,年底前将正式投入运营。届时,厂区每日将处理生活垃圾2100吨,海淀区所有的生活垃圾都将在此“浴火重生”后变身宝贵资源,用来发电、制肥、做建材。
资源化处理代替填埋式
过去,海淀区的生活垃圾都在六里屯垃圾填埋场处理,今后,资源化处置将彻底代替填埋式处理。
记者近日赴海淀循环经济产业园实地探访。园区坐落在大工村山脚下,静悄悄的,听不见噪音也看不见烟囱里吐白烟,走进厂区才发现一辆辆垃圾车排着队等候“卸货”。
垃圾去哪儿了?在产业园清洁焚烧中心的最高层车间,脚下是三十多米深的硕大“天坑”,垃圾在这个收集池里堆成了一座座小山。玻璃墙前,工人在操作台上熟练操作,悬空的垃圾吊车伸出“爪子”,一把就能抓住10吨垃圾,投入送料口。
中控室的电视墙上,三个焚烧炉的画面实时放送,温度等各类参数在工程师的电脑屏幕上闪烁跳动。
徜徉在厂区,除了中控室,其他地方几乎看不到工人的影子,一切流程都是自动化;管线布得天罗地网,生产线全部采取密封式处理,闻不到垃圾异味。
厂区尚未正式投运,但它已经以六七成的负荷能力运转了大半年,“吃”掉了海淀区超半数生活垃圾。
“垃圾资源化处置最大的体现是——整个焚烧过程‘电力十足’,年发电量可达2.6亿度。”工作人员表示,焚烧中心排出去的有水、残渣和飞灰,经过处理后都能再次利用,洁净的烟气排放标准要高于欧盟。
垃圾烧出循环经济
垃圾处置的循环经济,在这片园区里“转”了起来。垃圾焚烧产生的水、电、气、热,都成为了循环利用的宝贝。
生活垃圾“汤儿大”,想烧垃圾就得先让垃圾脱水发酵,沥出去的水分就是渗沥液,经过处理就能成为供厂区循环利用的中水了。
处理后的干燥垃圾热值很高,一点就着。三条各能“吃”掉675吨的焚烧炉里温度超过了一千摄氏度,垃圾在里面迅速“变身”。“产生的炉渣和飞灰将运走处置,成为做铺路砖的建造材料和水泥原材料。”工作人员介绍,水经过污水处理厂的生化处理后可循环利用,厂区内水实现“零排放”;焚烧中产生巨大的余热则让蒸汽推动着两台发电机运转,产生的电能将传至高压输电线上并入电网。
在园区西南角,餐厨垃圾处理生产线设备刚刚安装完毕,目前还在调试阶段,年底前,年处理400吨的餐厨垃圾生产线也将投用。在这儿,处理机内倒进垃圾和菌剂,垃圾在高温下耗氧发酵,经过多个工序处理后成了农业常用的土壤改良剂,餐厨垃圾同样变废为宝,成了绝佳的肥料。
未来按照海淀区规划,园区内还计划新增建筑垃圾处理生产线。
六成生活垃圾变“宝贝”
在北京,越来越多的垃圾将得到资源化利用。据了解,预计今年年底,本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率将达到57%;到2018年底,本市将新增1.5万吨垃圾、200万立方米污水(泥)的日处理能力,垃圾循环利用生态链基本形成。
记者从市住建委和市城管委了解到,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实现了从过去“单一填埋为主”向“焚烧、生化等资源化处理”为主的转变,鲁家山、大工村、南宫、高安屯二期等焚烧厂皆在近几年投产运营。数字显示,2013年以来北京市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为史上最快速时期,原生垃圾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北京共新建、改建各类设施42座,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较2013年提升4倍,达到9800吨/日;生化处理能力提升50%,达到5400吨/日;各类垃圾资源化处理能力提升到60%以上。
餐厨垃圾也正得到妥善处置。2013年以来,本市餐厨垃圾新增处理能力650吨/日,全市集中处理能力达到1350吨/日。统计显示,餐厨垃圾每日约产生2200吨,预计2020年每日将产生2900吨,本市正加快海淀、通州、丰台、门头沟等区的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十三五”期间,本市将完成6个餐厨垃圾处理建设项目,并启动规划两个新建项目,新增每日1500吨的餐厨垃圾处理能力,总处理能力将达到每日2900吨,基本满足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