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赵语涵)记者昨天从市住建委获悉,今后5年,本市将继续加大保障房供应,计划供地1300公顷,建设保障性住房5万套,并主要通过集体建设用地安排。截至6月底,本市保障房新开工37524套,完成年度5万套建设筹集任务的75%,其中公租房5740套、自住房2571套、棚改安置房29213套;保障房竣工65676套,完成年度6万套任务的109%。
为完成保障房建设任务,本市多方式拓宽保障房筹集渠道。鼓励国有企业利用自有用地建设自住房,今年上半年,共有平谷区山东庄镇PG08-0401-0001地块等3个项目,作为市属国有企业利用自有土地建设自住房项目列入2017年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此外,作为全国首批利用集体土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本市目前已开工朝阳区平房乡、海淀区唐家岭、昌平区北七家镇等5个项目、房源1.28万套,唐家岭项目927套房源在今年5月24日已签约入住,平房乡项目6月29日启动了人才公租房选房入住。
有量更有质,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市保障房建设始终坚持速度与品质并重,严把建设品质关。今年2月,本市出台全国首部公租房建设与评价地方标准,公租房设计水平大幅提升,营造舒适、安全、卫生的居住环境,提升居住品质;首次放开22㎡最小面积限制,既减轻了租金负担,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全面构建起设计、建造、评价、管理全生命周期的标准化实施体系。
此外,今年3月,本市发布《关于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新纳入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的项目全面实施装配式建筑。市住建委进一步调整完善保障房装配式建筑管理机制,提高了保障房规划设计方案专家评审会审查要求,另外加快建立装配式构件供需信息调度平台,加大服务力度,确保足量供应,保障产品质量,实现供需平衡,促进装配式建筑在本市全面落地生根。目前本市保障房全装配式建筑规模已达240万平方米,居全国首位。